诗歌的章法结构.ppt

诗歌的章法结构.ppt

ID:52655915

大小:15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20-04-12

诗歌的章法结构.ppt_第1页
诗歌的章法结构.ppt_第2页
诗歌的章法结构.ppt_第3页
诗歌的章法结构.ppt_第4页
诗歌的章法结构.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的章法结构.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的章法结构诗人将诗歌的章法结构归结为“起”、“承”、“转”“合”。“起”即起句,“承”是承接,“转”就是转句,表明诗意的转折变换,“合”则是结句,往往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的作用。1、“起”近体诗的起句为一诗之首句或者首联,地位很重要。往往有统帅全诗内容,奠定感情基调,渲染气氛、营造某种氛围,词和曲的起句,因为词牌或者曲牌与内容没有明确的对应关系,情况较为复杂。(1)造势:开门见山,直陈胸臆,一起句就道出词的主旨或概括词的内容。单从词句上看似乎平淡无奇,实似引弓待发,往往笔锋一转,便如悬崖飞瀑,一泻而下,称之为“造势”。(2)造境:由写景入手,先造出一个切合主题的环境,然后因景生

2、情,依景叙事,带出词的主体部分来,称之为“造境”。(3)造思:先设一问,或点出题意,或造一悬念,引人深思,使人急于要看下去。然后以答语形式引出词的主体。这是词人常用的一种开头方式,是所谓“造思”。有时,先用一个反问句,明退暗进,随即把正意推出1、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东坡①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②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注]①此诗为苏轼被贬官黄州时所作。东坡,是苏轼在黄州居住与躬耕之所。②荦确:山多大石。(1)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第一句是全诗的铺垫,描绘出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以映衬作者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

3、。2、“承”承句或联与“起”句语意关联极为密切。它不是对“起”句简单的重复,而是“起”句的延续、深化,两句之间的意思可互为佐证。在结构上,还有承上启下的作用。一般而言,承句多为写景或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邯郸冬至夜思家白居易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注]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简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答案】(1)“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枯坐的“影”陪伴抱膝枯坐的"身",显得形影

4、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3、“转”“转”是指结构上的转折,往往体现为由物及人、由景及情、由事及理的思路上的转换。如杜甫《登高》中“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由颔联写景转而抒情,尽情抒发自己羁旅漂泊之苦,晚年抱病登台的孤独。关注“转”句,能使我们尽快明了作者思路,它也是我们体察诗歌主旨的重要线索。所以诗歌的“转”句最为关键,而诗歌命题也常在“转”句上做文章。“转”在词称为“过片”。词多数分为上下两片,它们是表现同一主题的两个层次;下片的开头部分,称之为过片,起过渡连接的作用。过片有时表现上下片表达方式的变化;有时表现上下片文意并列,内容上发生变化,或一正一

5、反,或一今一昔,而以过片为桥,下片首紧承上片尾,使上下片贯通一气;有时表现为上下片为一总一分关系;有时上片尾句以问句作结,而下片虽未直接回答,但内容实际上是就问题而发,呼应上文的。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登金陵凤凰台李白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注】①一水:亦作“二水”。(1)概括这首诗颔联、颈联的内容,并说说其中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4分)【参考答案】(1)颔联写六朝古都的历史遗迹,颈联写金陵美丽的自然风物;寄寓人事沧桑、自然永恒以及六朝兴废的感慨。4、“合”“

6、合”它是诗人思想感情抒发的凝结点,常常有点明题旨,收束全诗、照应开头、照应题目的作用。从内容上说,“合”句是我们了解诗人感情、解读古诗主旨的最重要所在。词的结尾,往往是点睛之笔。既要收住全文,又能发人深思,留有余味。南宋词人姜夔总结了几种结尾的方法:“词意俱尽”,点明主题;“词尽意不尽”,耐人寻味。从军行七首(其二)王昌龄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高高秋月照长城”与前三句写法上有何不同?这样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参考答案】前三句叙事抒情,后一句写景。以景作结,寓情于景,创造意境,含蓄无限。【方法概括】律绝的结构虽然比较灵活,但一般情况是起承是一

7、层,转合是一层,即所谓的“前二后二”。把握诗歌的思路,一般的方法是按照首、颔、颈、尾的关系来处理。首、颔、颈、尾的关系,通常是我们说的起、承、转、合。首联照应题目,一般以眼前所见之景起;颔联紧承首联内容展开,或者总分关系,或者递进关系,或者并列关系;颈联在写作的内容上与颔联紧紧相连,但在写作的角度、表达方式和写作重点上有所转移,要与颔联有明显区别,是为“转”,同时,又要为主题的出现作铺垫;尾联一般是点明题旨,抒发感情,暗合开头,照应题目。词曲的结构和思路大致同诗歌。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