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

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

ID:5262544

大小:605.61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7-12-07

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_第1页
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_第2页
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_第3页
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_第4页
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_第5页
资源描述:

《9 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7卷第5期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9月JournalofPLAUniversityofForeignLanguages·63·【主持人语】(北京师范大学苗兴伟教授)系统功能语言学发展到今天,已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历程。随着研究队伍的日益壮大,我国的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已成为世界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对已取得的研究成果和做出的贡献感到自豪的同时,需要静下心来认真反思一下我们已走过的历程,积极迎接新的机遇和挑战,推动系统功能语言学研究向纵深发展。目前,我们至少需要在两个方面加大研究的力度:一是从引进为主发展到批判性接受和创新研究,二是

2、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理论对汉语进行深入和系统的研究。本栏目的5篇文章中,《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的贡献与问题》2篇文章对语法隐喻理论进行了全新的审视,不但对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做了梳理,而且探讨了语法隐喻理论的实质、贡献与问题。文章中既有理论方面的探索,也有从语法隐喻视角对“吃食堂”这类表达的阐释,这无疑对系统功能语言学语法隐喻理论的创新和应用研究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英语陈述小句主位标记性的连续统思想再探》与《系统功能语言学符号视角下英语识别小句的“穷尽”》2篇文章从不同的侧面对英语小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前者

3、发展了韩礼德关于英语主位标记性的连续统思想,在有标记主位和无标记主位的二元分类模式基础上,提出了英语陈述小句的主位分析模式;后者则从符号视角的层外实现关系和层间实现关系入手,探讨了识别小句的穷尽含意。在汉语研究方面,《“的”在汉语名词词组中的功能研究》一文运用加的夫语法对“的”字在汉语名词词组中的功能进行了研究,这对于界定和阐释“的”字的语义特征和句法功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及实质姜望琪(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北京100871)摘要:语法隐喻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根据Halliday的论著,追溯这种理论

4、的源头,并讨论从标准版到完善版的发展脉络。语法隐喻理论揭示了一种以前鲜为人知的构建意义的方法,对全面理解人类语言的性质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研究语法隐喻要抓住其实质问题,不必纠缠枝节末叶。关键词:语法隐喻;缘起;标准版;完善版中图分类号:H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722X(2014)05⁃0063⁃100.引言自从Halliday(1985)正式提出语法隐喻理论以来,国内外讨论这个问题的著述层出不收稿日期:2014-01-23;作者修订:2014-03-21;本刊修订:2014-06-08作者信息:姜望琪(1949-),男,浙江萧山人,退休

5、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系统功能语法、语用学、英汉对比及翻译和语篇语言学,E⁃mail:jgwgq@pku?edu?cn。·64·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4年穷,比较重要的有Halliday(1985,1994,1995/2004,1996/2004,1998/2004,1999/2004,2004)、Hal⁃liday&Martin(1993)、Halliday&Matthiessen(1999,2004)、Martin(1992)、Thompson(1996)、Goatly(1997)、胡壮麟(1996,2000,2004)、朱永生(1994,2

6、006)、朱永生和严世清(2000)、严世清(2000,2003)、范文芳(2001,2007)、常晨光(2004)、黄国文(2009)、李杰(2010)以及林正军、王克非(2012)等。经过这些讨论,人们对语法隐喻的性质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认识。这一方面推动了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促进了人们对语言现象的整体研究。不过,在笔者看来,以往的讨论有些误解了Halliday的原意,纠缠于一些枝节问题,不利于语法隐喻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本文拟根据Halliday本人的论述,重新梳理语法隐喻理论的来龙去脉,以澄清其实质。1.“语法隐喻”的缘起一

7、个令人惊奇的现象是:关于语法隐喻的讨论虽然不计其数,但很少有人提及“语法①隐喻”这个概念的缘起以及Halliday是怎么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的。Halliday在1985年初版的《功能语法导论》中正式提出了语法隐喻理论,但是,“语法隐喻”这个概念,至少是这个术语,其历史却要比这早10年左右。20世纪70年代,Halli⁃day曾花费较多的时间研究语言的社会属性。他集中写作、发表了一批社会语言学论文,其中有一篇是“数学教育的社会语言学维面”(Sociolinguisticaspectsofmathematicaleduca⁃②tion),发表于1975年。

8、他在文中讨论了数学中涉及的语言问题,如set在数学里具有特殊的含义。但是,他认为数学里实际上也有隐喻、诗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