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615566
大小:29.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9
《 乡镇与村上签扶贫目标责任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乡镇与村上签扶贫目标责任书在扶贫政策的实施过程中,要明确省市县级政府的工作范围,在各项目的实施过程中,准确定位乡镇政府的工作职能,保证扶贫资金有效落实。下面是为你整理的乡镇与村上签扶贫目标责任书,希望对你有用!乡镇与村上签扶贫目标责任书篇1为切实加强易地扶贫开发项目管理工作,按时、按质、按量全面完成项目建设任务,实现项目预期目标,特签订本项目责任书。一、项目名称××县××乡××年易地扶贫开发项目二、项目建设任务计划转移安置21户100人,每人补助5000元,安排中央财政扶贫资金50万元。三、安置类型小规模集中安置。四、项目建设时限×
2、×年××月××日至××年××月××日。五、项目建设责任(一)县扶贫办责任1、会同县财政局,按时下达项目计划并及时拨付项目资金。2、对项目建设任务、建设内容、资金来源、补助标准在县级主流媒体上进行公示。3、加强项目的事前、事中和事后监督,事前、事中检查率不低于100%,对搬迁对象进行100%的走访复核。4、严格审核项目实施单位上报项目资料。5、负责组织项目申报、检查指导、验收和绩效考核。(二)更戛乡人民政府责任1、实行项目法人责任制,乡长为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具体责任人。2、严格执行下达项目计划,按时、按量、按质完成建设任务。3、制
3、定项目实施方案,并上报县扶贫办。4、加强项目管理,按时上报进度,及时提供报账资料,保证提供的报账资料真实合法。5、及时对完建项目组织自查,请审计部门对决算审计,并将项目竣工报告、财务决算、审计报告等竣工资料上报县扶贫办申请县级验收。六、本责任书一式两份,县扶贫办与××乡人民政府各执一份。××县扶贫办(公章):××乡人民政府(公章):负责人(签字):负责人(签字):××年××月××日乡镇与村上签扶贫目标责任书篇2为进一步推进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落实各乡镇(街)扶贫开发工作任务,确保20xx年度扶贫开发任务按期完成,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
4、,特与各乡镇人民政府(街)签订本目标责任书。一、工作目标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坚持"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扶贫方针,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将扶贫开发任务全面落实到村、到户、到人,以户为单位制定扶持计划,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精准扶贫。20xx年,至少实现1.3万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20xx年,实现剩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二、主要任务1、建档立卡:认真做好建档立卡工作,精准识别贫困人口。各乡镇(街)要健全完善动态管理机制,依托动态信息管理平台,精准确定贫困对象,将贫困状况、致贫原因、脱贫方案、脱贫措施录入信息管理
5、系统,实施精准扶贫到村、到户、到人,做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档。2、脱贫任务:按照精准扶贫到户、精准脱贫到人的总体要求,认真落实具体帮扶措施,20xx年完成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脱贫。对五保、残疾、鳏寡孤独等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政府兜底保障。3、移民搬迁:认真执行《xx县扶贫避灾移民搬迁工作实施办法(暂行)》规定,精准确定搬迁对象,根据搬迁户需求选定进县城、进重点镇、进社区以及相对集中自建有计划地予以安置,相对集中自建安置点规模不得低于100户。积极发展移民搬迁相关配套产业,确保搬迁户搬得出、稳得住、有产业、能致富。4、
6、资金管理:加强扶贫专项资金管理,贫困户专项资金要重点用于扶持贫困人口发展壮大主导产业以及解决实际生活困难,提升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采取"有劳动能力年补、无劳动能力月补"的办法,确保专项资金瞄准贫困,服务扶贫。各乡镇(街)要认真做好贫困户产业发展项目申报、组织、验收等工作,对有产业的贫困户要根据产业发展情况和验收结果,通过"一卡通"直补到户或集中使用扶持,对无产业、验收不合格的贫困户不予补助;"五保"人群直补到户。5、产业扶贫:各乡镇要对无稳定产业的贫困人口加大产业扶持力度,鼓励贫困村发展壮大互助资金协会,充分发挥扶持农村贫困人口专
7、项资金、产业化扶贫项目资金作用,积极推行政府、龙头企业、金融机构、合作社、贫困户"五位一体"的合作模式,支持帮助贫困户发展苹果、棚栽、家庭小型养殖以及其它等特色农业产业,带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脱贫致富。6、能力建设:整合培训资源,依托各类职业技术学院、职业培训机构,对农村贫困人口"两后生"、进城务工贫困户劳动力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对在册登记贫困户开展生产实用技术培训,确保贫困户至少有1名劳动力掌握1-2门致富实用技术。7、整村推进:根据镇村改革规划设计,对不需要整村搬迁的贫困村进行整村推进扶贫,坚持行业扶贫与专项扶贫相结合的办法,积极
8、争取项目和资金,不断加大贫困村投入力度,着力解决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和教育、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问题,全面改善贫困村基础设施条件,彻底打通扶贫"最后一公里",确保贫困村实现稳定脱贫。8、组织建设:建立县、乡、村、包扶单位四级精准扶贫组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