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doc

[精品]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doc

ID:52599626

大小:64.00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3-29

[精品]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doc_第1页
[精品]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doc_第2页
[精品]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doc_第3页
资源描述:

《[精品]双斑长跗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双斑长附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双斑长附萤叶甲的发生特点与综防对策【摘耍】本文详细介绍了双斑长附萤叶甲不同生长阶段的形态特征、生活规律和发生为害的特点,并就此提出了相应的综防措施,以期为其防治提供参考。【关键词】双斑长附萤叶甲;发生特点;综防措施双斑长附萤叶甲,又名双斑萤叶甲、四目叶甲,属昆虫纲、鞘翅目、叶甲科,主要为害作物有谷子、大豆、花生、玉米、马铃舊和高粱等,具有突发性、群集性、趋❷叶为害习性,可造成大面积减产,严重的甚至绝收。特别是近几年,长治地区由于受持续干旱和高温天气影响,该虫不论从发生区域、发生范围还是为害程度都呈逐年加重态势。据

2、不完全统计,玉米田平均百株虫量13.4头,严重田块的百株虫量有上千头、玉米被害叶率达40%以上,而且随着玉米抽雄和吐丝,其为害程度逐步加重。1形态特征1.1成虫体长3.6〜4.8mm>宽2.0〜2.5mm,为长卵形,呈棕黄色,具有光泽;头、胸为红褐色;触角为11节丝状,为体长的2/3,呈灰褐色,端部色黑;复眼大,卵圆形;前胸背板宽大于长,表而隆起,密布很多细小刻点,小盾片黑色且呈三角形,胸部为黑色;腹面呈黄褐色,体毛为灰白色,腹管外露;鞘翅布有线状细刻点,鞘翅基半部为黑色,端半部为黄色;每个鞘翅基半部都有一近圆形淡色斑,四周为黑色,斑前方缺刻较小

3、,淡色斑后外侧多不完全封闭,其后面黑色带纹向后突伸成角状,有些个体黑带纹不清或消失;两翅后端合为圆形;后足胫节端部具1长刺。1.2卵呈椭圆形,长0.6mm,初为棕黄色,表面具网状纹。1.3幼虫体长6~9mm,为白色至黄白色,体表具瘤和刚毛,前胸背板颜色较深,腹面末端有铲形骨化板。1・4蛹长2.8~3.5mm.宽0.6-0.8mm,为白色,表面具刚毛。蛹期为7〜10d不等。2生活规律双斑长附萤叶甲在陕西、山西、河北等北方省区每年发生1代,以卵在表土下越冬,翌年5月上屮旬孵化,幼虫始终生活在土屮食害禾本科作物或杂草的根,经30〜40d后,在土中做土室

4、化蛹,蛹期为7〜10d,初羽化的成虫在地边杂草上生活,然后迁入谷子、玉米田。7月上旬,成虫开始增多,8月下旬至9月上旬进入成虫发生高峰期。成山能飞善跳,主要为害玉米、谷子的幼嫩叶部,具有群聚性和趋❷叶为害习性,造成叶片孔洞或残留网状叶脉、表皮,7、8月份为害玉米雌穗花丝,影响玉米植株生长和灌浆,造成籽粒破碎,严重影响玉米产量。如果7、8月份继续保持干旱和高温天气,对玉米双斑长附萤叶甲、玉米叶嚇的发生都十分有利。成虫于8月中下旬羽化后经取食补充营养才交尾,通常在产卵20d左右,9月上旬进入交尾产卵盛期,9月下旬谷子成熟期,成虫迁入菜田,口天在谷叶和

5、穗部活动,受惊迅速跳跃或起飞,飞彳亍距离3~5m或更远,喜在9〜11时和16~19时飞翔或取食,无风天尤其活跃,早晚或中午藏在叶子背面、穗码间或土缝内及枯叶下,多在10时、17时交尾,历时30min,卵散产或儿粒黏在一起产在表土中,春季湿润、秋季干旱年份发生重。3发生为害的特点(1)双斑长附萤叶甲在长治地区的发生吋间为5H28口〜7H27Uo其发生期早晚与温度有关,5月份平均温度的高低决定着双斑长附萤叶甲发牛:期的早晚,温度高则发牛期早,温度低则发牛期晚。(2)干旱年份发生重。高温干燥对双斑附萤叶甲的发生极为有利,降水量少则发生重,降水量多则发生

6、轻,暴雨对其发生极为不利。(3)双斑长附萤叶甲以成虫群集为害,该虫主要以成虫群集的方式取食农作物叶片,将叶片食成孔洞或残留网状叶脉。(4)发生量大,为害程度重,持续吋间长。双斑长附萤叶甲在5月下旬开始进入农田进行为害,6月中旬进入为害高峰期,农田发生严重时百株虫口可达184头、被害株率达100%,7月上旬开始消退,在田间的为害吋间可持续到9月下旬。(5)发生始期,群集点片进行为害,发生量大时,扩散开进行为害。长附双斑萤叶甲成虫初迁入农田时呈现点片式为害,达到为害高峰即向外扩散,迁入相邻的农田进行为害。(6)对光、温的强弱较敏感,屮午光线强温度高,

7、双斑长附萤叶甲在农田活动旺盛、飞翔力强、取食叶片量大;早晨至晚间光线弱、温度低吋飞翔力差、活动力差,常躲在叶片背而栖息。(7)双斑长附萤叶甲在黏土地上发生早、为害重,在壤土地、砂土地发生明显较轻。(8)由于双斑长附萤叶甲具有一定短距离迁飞的习性,相邻的农田同吋发生时,只对其中一•块地进行防治而其他地不防治,则过儿天防治过的地乂呈点片式发生,加大了防治难度。4综防对策由于该虫具有较强的迁飞习性,必须采取综合防治措施,调动基层植保专业防治队伍进行大面积统防统治,只有这样才能取得理想的防治效果。4.1农业防治一是坚持秋耕冬灌;二是及时铲除田边、地境、渠

8、边杂草,减少双斑长附萤叶甲的越冬寄主植物、降低越冬基数;三是合理施肥,提高植株的抗逆性;四是对点片发生的地块于早晚人T捕捉,以降低基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