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新加坡的社会保障体系由社会保险和社会福利两部分组成。社会保险由国家强制实施个人储蓄的中央公积金制度构成,是新加坡社会保障体系的主体部分,也是其最具特色之处。20世纪50年代,新加坡面临着严重的社会问题:失业、住房紧缺、缺乏必要的社会保障体系,绝大部分国民没有养老保障。但当时国家正处于经济发展初期,没有雄厚的经济实力提供高水平的社会保障。同时,新加坡政府认为,过分的社会福利不利于竞争,会使人民产生对政府的依赖。因此,新加坡政府在体察国情的基础上,本着务实精神立法建立了独具特色的社会保障体系.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制度正式建立并实施,同年成立了专门
2、负责管理公积金的中央公积金局。建立中央公积金的最初目的是通过公积金这种强制储蓄制度,预先筹集个人养老资金以解决国民的养老问题,为雇员退休后或不能继续工作时提供一定的经济保障。1965年新加坡独立以后,为适应社会和经济发展的变化,在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和用途上进行了积极的探索,不断调整放宽对公积金用途的限制,扩大了公积金的社会保障功能。1968年9月,新加坡政府推出了“公共住屋计划”,允许会员退休前支取公积金存款购买政府建造的组屋,标志着中央公积金的使用范围开始放宽。此后陆续推出了医疗保健、家庭保障、教育、投资理财等一系列保险计划。(一)中央公积金的管理
3、体制新加坡的公积金制度实行会员制,即所有受雇的新加坡公民和永久居民都是公积金局的会员,无论是雇主还是雇员都必须按雇员月薪收入的一定比例缴交强制性的公积金,公积金局每月收缴的款项经过计算记入每个会员的个人账户中,专户专储。作为公积金制度的管理机构,中央公积金局以国家立法为前提,在劳工部制定基本方针政策的基础上,负责整个公积金的管理运行,对公积金实行规范化、制度化和企业化管理。这包括公积金的汇集、结算、使用和储存等,对公积金的管理独立于新加坡政府的财政之外,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公积金各项费用的收支、管理、运营的情况透明度很高,有利于监督、管理和宏观调控
4、。(二)新加坡社会保障制度的主要内容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居者有其屋学有所教家庭保障制度投资计划1、老有所养:早在1955年7月,中央公积金局便推出了养老储蓄计划。新加坡的养老保险采取全部缴纳的制度,即雇主和雇员分别按一定比例为雇员存储退休金。当公积金会员年龄达到55岁并且退休账户达到最低存款额(8万新元)这两个要求后,可一次性提取公积金。若最低存款未达到规定数额,可选择推迟退休以继续增加公积金账户积累,或用现金填补差额,或由其配偶、子女从各自的公积金账户中转拨填补。政府鼓励已达退休年龄但身体健康的会员继续工作,以使他们积蓄更多的公积金存款。2、病有所医
5、:新加坡的医疗保障制度是世界上最为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之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央公积金局制定了多项医疗保健计划,主要包括“保健储蓄计划”(Medisave)、“健保双全计划”(Medisheild)和“保健基金计划”(Medifund),简称为“3M”计划。3、居者有其屋:1959年自治时面临着严重的“屋荒”,当时200万人口中有40%的人居住在贫民窟和窝棚内,恶劣的住房条件导致公共卫生状况恶化和一系列社会问题,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重要因素。为解决居住及其引发的社会问题,1960年新加坡政府宣布成立建屋发展局。1964年又推出“居者有其屋”的政府组
6、屋计划。其具体做法是:(1)政府主导组屋的开发与建设,提供强有力的土地和资金保障(2)实行“公共住屋计划”(3)以家庭收入水平为依据,实行公有住宅的合理配售政策(4)出台法律严格限制炒卖组屋,确保组屋政策顺利实施4、学有所教:1989年6月,中央公积金局推出教育计划。会员可动用其公积金户头里的存款,为自己或子女支付全日制大学学位或专业文凭课程的学费。可动用的款项是扣除最低存款额之后总公积金存款的80%。学习毕业后一年需还本付息,分期付款的最长年限为十年。这项计划使公积金功能扩大到教育保障,有利于国民教育水平的提高,促进了新加坡教育事业的发展。5、家
7、庭保障制度1982年1月和1989年5月,中央公积金局分别推出了“家庭保障计划”和“家属保障计划”。“家庭保障计划”的目的是保障公积金会员和他们的家庭在遭遇意外或失去工作能力时,避免因为没付清住屋贷款而失去住屋。在“家庭保障计划”中规定,凡会员动用公积金存款购买政府组屋、中等入息公寓,均须购买抵押递减保险(保费的多少是根据未付清住房贷款、需偿还年限和利息等来计算的),以确保当会员遭遇意外时公积金局代其付清剩余的房屋贷款。6·投资计划:中央公积金局还实施了一系列投资计划以促进公积金资产的保值增值,如“新加坡巴士有限公司股票计划”、“非住宅产业计划”、
8、“基本投资和增进投资计划”、“填补购股计划”等。会员可以自主选择投资于各种类型的金融工具,包括股票、基金、政府债券、房地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