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

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

ID:52590275

大小:251.44 KB

页数:9页

时间:2020-03-28

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1页
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2页
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3页
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4页
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 T 453-2004 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453-2004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RulesfortheinvestigationandforecastofPearscab[VenturianashicolaTanakaetamamoto]2004-09-10发布2004-09-10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453-2004目次前言……………………………………………………………………………………………Ⅱ1范围…………………………………………………………………………………………12术语和定义…………………………………………………………………………

2、………13调查内容和方法……………………………………………………………………………14测报资料的统计……………………………………………………………………………35测报资料收集和汇报………………………………………………………………………3附录(梨黑星病模式报表)………………………………………………………………42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B34/T453-2004前言本标准编写按标准化工作导则进行。是根据萧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砀山县植保站开展梨二叉蚜测报调查的实践和近年梨二叉蚜的科研成果,结合安徽省梨生产现状和发展趋势,并参考外

3、省的测报调查方法而制定的。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委员会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植保总站、砀山县植保站、萧县农作物病虫测报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刘家成、夏风、刘洁、王向阳、王学良、黄娟、沈光斌。本标准2004年09月10日首次发布。3DB34/T453-2004梨黑星病测报调查规范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梨黑星病测报调查时间、方法、内容,测报资料的统计、收集和汇报方法。本标准适用于梨黑星病测报调查。2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2.1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分别指树龄在10年以下、10年~40年之间和40年以上的梨园。2.2病叶(果)率调查发病叶(果

4、)数占调查总叶(果)数的比例。2.3病情指数简称病指,表示病害发生总体水平的指标。∑[]某级病叶()果数×相应级值病情指数=×100调查总叶()果数×53调查内容和方法3.1田间孢子浮游量测定花芽萌动期开始至果实采收期止。在梨黑星病发生较重的盛果期梨园内安装孢子捕捉器,距地面2米,每日早上调换涂白凡士林新玻片,在18×18范围内,用10×40镜头检查孢子密度,每玻片查3~5个视野,计算每视野平均孢子数,将结果记录下表1。表1梨黑星病菌孢子空中捕捉记载表捕捉孢子数(个/视野)调查日期天气状况备注玻片1玻片2合计累计3.2系统调查自花芽萌动期,选择病

5、害常发园进行经常性观察,发现病害立即定点定园观察,一直到果实采收期。选择当地有代表性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各一块,每块园面积在667㎡以上,每块园固定2株树。每五天调查一次,即每候的中间日即每旬逢3日、8日调查,每株按东、4标准分享网www.bzfxw.com免费下载DB34/T453-2004西、南、北、中共固定25个枝条,每枝条至少有1个果实,调查25个枝条上所有叶片及果实,分级记载发病数,计算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记入表2。叶片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3%以下;2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3.1~10%以下;3级病斑面积

6、占整个叶片面积的10.1~20%以下;4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20.1~40%以下;5级病斑面积占整个叶片面积的40%以上。果实分级标准:0级无病斑;1级每个果上有病斑1~2个或病斑面积占果面积的1%以下;2级每个果上有病斑3~4个或病斑面积占果面积的1~3%;3级每个果上有病斑5~6个或病斑面积占果面积的3~5%;4级每个果上有病斑7~10个或病斑面积占果面积的5~10%;5级每个果上有病斑11个以上或病斑面积占果面积的10%以上。表2梨黑星病系统调查记载表果实发病情况叶片发病情况调查果园病果各级发病果数(个)病叶各级发病叶数(片)日期类型

7、病指病指率(%)012345率(%)012345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平均幼果园盛果园老果园平均3.3普查每次大面积防治前进行普查。选择当地有代表性的10块~15块梨园进行调查,每块园选3~5株树,调查方法同系统调查,结果记入表3。5DB34/T453-2004表3梨黑星病普查记载表代表果实发病情况叶片发病情况调查各级发病果数(个)各级发病叶数(片)备地点面积病果率病病叶率病日期注2(%)012345指(%)012345指(667)4测报资料的统计4.1分生孢子散发期、高峰期的确定累计孢子捕捉量占全年总累计孢子捕捉量16%和84%的日期分别为孢子散发

8、始盛期和始末期,两者之间即为孢子散发盛期。孢子散发盛期内,日捕捉孢子量最多的日期为孢子散发高峰期,生长季节一般按日捕孢子量突增期为孢子散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