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染病护理学考点.doc

传染病护理学考点.doc

ID:52588312

大小:42.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8

传染病护理学考点.doc_第1页
资源描述:

《传染病护理学考点.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与人体相互作用或斗争的过程。隐性感染:病原体侵入人体后,仅引起机体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而不引起或只引起轻微的组织损伤,因而无明显症状、体征,甚至生化改变,只有通过免疫学检查才能检出特异性抗体。病原携带状态:病原体在人体内生长、繁殖,并可排出体外,但人体并不出现疾病的临床表现。侵袭力:病原体侵入机体并在机体内扩散的能力。传染源:病原体已在体内生长、繁殖并能将其排出体外的人和动物。传播途径:病原体由传染源排出后,经过一定的方式或渠道到达另一个易感染者体内,这种方式或者渠道称为~易感者:对某种传

2、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的人~,易感者在某一特定人群中比例决定该人群的易感性。潜伏期:病原体侵入人体起,至受感染者开始出现临床症状止的时期。前驱期:从患者开始感到不适至出现该病的明显症状为止的一段时间~隔离:把传染病人(传染源)与健康人跟非传染病人分开,安置在指定地方,进行集中治疗和护理,以防传染和扩散。清洁区:未与病人接触、未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值班室、配餐室、会议室等污染区:常与病人接触、经常被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包括病室、病人洗浴间、厕所、入院处置间。半污染区:有可能被病原微生物污染的区域,如内走廊、医护

3、办公室、治疗室、消毒室终末消毒:传染源已离开疫源地所进行的最后一次彻底消毒措施,以便杀灭残留在疫源地内各种物体上的病原体。疫源地消毒:对于有传染源存在或曾经有过传染源的地点进行的消毒预防性消毒指的是对可能受到病原体污染的物品和场所进行消毒,以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复发:病人退热后1-3周,临床症状再度出现,血培养再次阳性。再燃:病人在病后2-3周体温开始下降,但尚未恢复正常时体温又复上升,血培养可以阳性。鸡皮疹:猩红热发热后第二天出现与毛囊一致的皮疹,类似鸡皮样,称为“鸡皮疹”粟粒疹:猩红热发热后第二天少数出现有带

4、黄白色脓头不易破溃的皮疹,称为“粟粒疹”帕氏线:猩红热发病后再皮肤褶皱处如肘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皮疹密集,常因压迫、摩擦而引起皮下出血,形成紫红线状。称为“帕氏线”口周苍白圈:猩红热发热时患者面部潮红而无皮疹,口鼻周围相对苍白,称“口周苍白圈”草莓舌:猩红热发热时与发疹同时出现舌乳头肿胀,舌被白苔,红肿的舌乳头突出于舌苔之外,称为“草莓舌”杨梅舌:草莓舌2-3日后,舌苔脱落,舌面光滑呈绛红色,舌乳头突起,称为“杨梅舌”感染的过程的表现:1、病原体被清除2、隐性感染3、显性感染4、病原携带状态5、潜伏性感染感染过

5、程病原体的致病作用:1、侵袭力2、毒力3、数量4、变异性感染过程机体免疫应答的作用:(一)、非特异性免疫1、天然屏障2、吞噬作用3、体液因子(二)特异性免疫1、细胞免疫2、体液免疫传染病流行过程的基本条件:1、传染源2、传播途径3、人群易感性传染病感染条件:病原体、环境、人体抵抗力传染病的特征:1、有病原体2、有传染性3、有流行病学的特征①流行性②地方性③季节性4、感染后免疫急性传染病的发展阶段:1、潜伏期2、前驱期3、症状明显期4、恢复期传染病的诊断原则:1、临床资料2、流行病学资料3、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病原治

6、疗是治疗传染病的关键措施传染病的预防:1、管理传染源2、切断传播途径3、保护易感人群发热的护理措施:1、病情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状态、出入量、体重、发热引起的身心反应的变化、治疗及其护理效果2、环境:保持适宜的温度、适度3休息:绝对卧床休息4饮食护理: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5降温:物理降温和药物降温6口腔、皮肤护理7按医嘱给药8健康教育皮疹的皮肤护理:1、保持皮肤清洁,禁用肥皂水、酒精擦拭皮肤2、皮肤瘙痒者避免搔抓,防止抓伤皮肤造成感染3、皮肤结痂后让其自行脱落,禁强行撕脱4、大面积

7、瘀斑的坏死皮肤应注意保护,定时进行皮肤消毒5、皮疹发生破溃后注意及时处理,防止继发感染6、衣着宽松,内衣裤勤换洗7、伴有口腔黏膜疹,做好口腔护理乙肝五项及其临床意义:1、表面抗原(HBsAg)感染HBV后3周,为急、慢性乙肝病人和无症状携带者2、抗-HBs乙肝恢复期、过去感染或预防接种后3、抗-HBc包括抗-HBcIgM和抗-HBcIgG,前者只存在于乙型肝炎的急性期和慢性乙型肝炎的急性发作期;后者在前者下降消失后出现,可持续多年,是HBV既往感染的标志4、HBeAg是HBV活动性复制和传染性强的标志5、抗-H

8、Be表示复制减少和传染性减低传染源①甲型、戊型肝炎是急性病人和亚临床感染者②乙、丙、丁型肝炎分别是急性、慢性(含肝炎后肝硬化)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乙型肝炎的传播途径:①血液和血制品传播②母婴传播③日常生活接触传播④性接触传播急性黄疸型肝炎分期好和各期的症状:1、黄疸前期:甲戊型肝炎起病较急,有畏寒、发热,体温在38—39间。乙丙丁型肝炎起病多缓慢,常无发热。常见症状为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