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84195
大小:18.32 K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8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雨点儿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3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雨水与植物生长的关系。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和朗读。 教学难点: 通过课文使学生知道雨水和植物的关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相关图片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揭示课题 小朋友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仔细听,老师说完谜语后看看谁是聪明的小朋友,能很快地说出谜底。 谜语:千条线,万条线,落进水里看不见。(谜底:雨)
2、第6页共6页 对了,谜底就是雨。你们都见过什么样的雨呢?(大雨、小雨、毛毛雨、暴雨……) 我们见过的这些雨呀,都是由大大小小的雨点儿组成的。田野里的禾苗、森林里的花草树木,草原上的小动物都喜欢雨点儿。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雨点儿”。 (板书课题:雨点儿)通过预习,小朋友们能不能找出这里有哪个字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生字?(点)它的部首是“灬”。 雨点儿可爱极了,所以我们加上一个“儿”字,读起来既亲切又可爱,这就叫做儿化音。请大家跟我读,“雨点儿”。(借助手势:读完之后舌头往上一卷就行了。) 二、初读课文 1、现在
3、,请小朋友们借助拼音,自己小声地读一读课文,要做到: (1)读准每个生字的字音,想想课文讲了什么事? (2)把课文读通顺,要求词连读。 (3)给课文的自然段标上序号。 2、学生按要求自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第6页共6页 1、刚才,小朋友们按着老师的要求读完了课文,那么老师想问一问大家,这篇课文的主角儿是谁?(板书:小雨点、大雨点) 2、学习生字 (1)雨点儿到底是从哪里落下来的呢?(云彩里,出示生字卡片“彩”)你在哪里还见过这个字?(水彩笔、彩色卡纸) (2)云彩又是在什么地方的?它是在地上,还是在空中?(
4、半空中,出示生字卡片“空”)你怎么记住它?(穴宝盖+工) (3)半空中的云彩越积越多,藏在云彩里的小水滴也越来越多。后来,它们就变成了雨点儿飘落下来。(出示生字卡片“飘”)看见“飘”字,你怎么记住它?(提示,风字边。风出来,空中飘。) (4)这么多的雨点儿,你数得过来吗?(数不过来)课文里是怎么说的?(数不清) (出示生字卡片“数”)你在哪里见过这个字?(数学的“数”读第四声shù,在课文里它读成shǔ,数不清。“数”是一个多音字。 (出示生字卡片“清”),你怎么记住它?(氵+青)第6页共6页 (5)(出示“问”)
5、课文中,大雨点儿对小雨点儿说,“你要到哪里去?”这是小雨点儿对大雨点儿提出的问题。你怎么记住它?(门+口) (6)大雨点儿向大雨点儿提出问题,小雨点儿就要回答。(出示生字卡片“回”“答”) “回”字还能组什么词?(回去、回家、回来……) (7)小雨点儿是怎么回答大雨点儿的问题的?它要去哪儿?(小雨点儿回答,它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出示生字卡片“方”,提醒:在文中“地方”的“方”读轻声。) 小雨点儿说,它要去有花有草的地方板书:<图片>有花有草) 那大雨点儿呢?(板书:<图片>没有花没有草)
6、 2、巩固生字 小朋友们真棒,在不知不觉中就学完了我们这篇课文要求掌握的11个生字。现在,我们再和它们打个招呼吧。 开火车检查认读情况。(带拼音读、去掉拼音读) 四、朗读课文 1、我们学完了生字,老师这儿有几个词,你能读出来吗?第6页共6页 (出示:数不清云彩飘落) 你能在课文中找出带有这些词的句子读一读吗?(第一自然段: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 课文里说什么数不清?(雨点儿)你还知道哪些东西是数不清的?(头发、沙子、星星……) 只要你细心观察,生活中数不清的东西还有很多。看,老师这儿有一根羽毛多
7、好玩。这根大雨毛就是由数不清的小绒毛组成的。 现在,请小朋友们注意观察,想想你能用哪个词来说出我做的动作。(把羽毛高高地举起,然后轻轻放下,羽毛轻轻落在地上。)对了,这个词就是“飘落”。现在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飘落的意思吗?(轻轻落下)还有什么东西可以用上“飘落”这个词?(纸张、树叶……) 2、读对话。 (1)找出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的对话自己读一读。 (2)谁来扮演小雨点儿和大雨点儿,把他们的对话读一读?(分角色朗读) (3)全班分角色读。(男生扮演大雨点儿,女生扮演小雨点儿。)第6页共6页 3、读第五自然段,想想
8、:小雨点和大雨点去过的地方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 (板书:<图片>花更红草更绿 <图片>长出红的花绿的草) 指导朗读:观察图片,你更喜欢哪一组图片呢?为什么?(后面一组,因为后一组更漂亮。)那就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第五自然段吧。 4、有感情地朗读全文。 五、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