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476
大小:32.0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7-08-22
《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关于“乡土化司法”的思考一、乡土化司法的内涵及背景〔1〕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我说中国社会的基层是乡土性的,那是因为我考虑到从这基层上曾长出一层比较上和乡土基层不完全相同的社会,而且在近百年来更在东西方接触边缘上发生了一种很特殊的社会。——费孝通“乡土化”的社会在现在来讲主要是指农村社会和“熟人社会”。在乡土社会里,社会秩序主要靠老人的权威、教化以及乡民对社区中规矩的熟悉和对传统习惯的服膺来保证。隆德
2、县现有人口18.8万,农村人口占85%,农民人均收入低而且与城镇居民收入差距较大。如:2008年,我县农民人均收入2603元,人均月收入217元,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为9131元,人均月收入761元,远高于农民收入。由于农业产业化程度不高,市场竞争力弱,经济效益较低;由于经济基础薄弱,第二、三产业发展先天不足,经济缓慢。政府为增加农民收入,缓解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大的矛盾,利用剩余劳动力较多的人力资源优势,多次组织劳务输出和进疆拾花等活动,使得农民收入结构逐渐由农牧业收入为主转变为以工资性收入为主、农牧业收入为副的收入模式。由于外出务工人员多为青壮年,农村常
3、住人口以老人、儿童、妇女为主。在这样的群体中家族观念和亲情观念较重,熟人之间的印象和自己在村邻当中的影响对他们来说意义重大。我院年受理各类案件数量均保持在1000件左右,案件以简单的离婚纠纷、相邻纠纷和人身损害赔偿纠纷为主,办案工作也并非案多人少,执行工作的困难也不及发达地区。但是,落后的社会认知对司法能力和司法方法提出的要求却在不断攀升。为此,我院结合办案需要,提出了乡土化司法理念,走出了一条乡土化司法之路。乡土化司法就是为适应法治传统资源极端匮乏的聚族而居、熟人社区的社会组织模式下的司法活动需要,而构架出的一种既传承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精髓,又适应“乡土
4、化”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渐进地建立起人民群众心中“法治信仰”,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和全面发展的司法理念。其含义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乡土化司法的基础是全面顾及人文环境和生活习惯。在广大的农村社会,习惯法则是他们内心确信的、扎根最深的生活准则,与生活习惯相适应而形成的人文环境更是他们生活状态的集中反映。为了使司法活动能够更容易被接受,我们必须改进工作方法,融理于情,兼顾司法工作的服务性与合法性,达到好的社会效果。第二,乡土化司法的核心方法是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因事制宜、因人制宜。全面综合运用柔性化与刚性化相结合的司法方法,重点突出司法的人性化,全面提升司法能
5、动性,力求司法活动能够便捷、简易、本土化且低成本。不断改进为人民群众所乐于接受的方式方法,以法治的核心精神为宗旨,全面整合并调动本土资源,逐步建立起多元、高效、便捷、实用的现代乡土社会纠纷解决机制。第三,乡土化司法的关键是理念下乡。法律下乡关键在于理念下乡,而非片面强调外在规则。乡土化司法要求我们必须严格遵照乡土化执法规则,重塑司法形象和司法权威,使司法目标得到群众的支持和尊重,令当事人自觉配合司法活动,从而取得理想的司法效果。第四,乡土化司法的目标是以保稳定促和谐,以保稳定促发展。中国由“法制社会”向“法治社会”的转变表明,法律的作用不仅是解决矛盾纠纷
6、,维护公平正义,更要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经济发展,推进社会和谐。乡土化司法适应社会发展需要提出的目标,对法院的管理水平和司法人员的工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和期待。二、乡土化司法的背景(一[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要求我们坚持依法治国、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维护社会和谐。在矛盾和问题不断凸显的当今社会,我们〔2〕通过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制约和保障作用,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通过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等法治原则,促进政治文明;借助法律所特有的稳定性、连续性和强制性,保障国家的长治久安;通过改革创新,增加司法工作的活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
7、是乡土化司法提出的理论基础,乡土化司法理念更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土化的创新。(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是乡土化司法的实践基础胡锦涛同志指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结合起来,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是马克思主义具有蓬勃生命力的关键所在,是我们党坚持先进性、增强创造力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共产党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正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国情、中国文化相结合,为实现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本土化和民族化而不断进行理论创新的过程。司法的乡土化正是借鉴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本土化历程中的宝贵经验而提出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司法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土
8、化”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样,也是法院推进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本土化”的过程,正是把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