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

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

ID:52543047

大小:735.5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20-04-09

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_第1页
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_第2页
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_第3页
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_第4页
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4年新浙教版八下科学氧气制取与性质.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工业上如何制氧气?1.分离液态空气法。2.膜分离技术。一、氧气的制取氯酸钾加热分解法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法过氧化氢分解法3.装置过氧化氢分解法过氧化氢二氧化锰水+氧气 (H2O2)(MnO2)(H2O)(O2)1.药品:过氧化氢(白色固体)二氧化锰(黑色固体)2.原理:高锰酸钾加热分解法1.药品:高锰酸钾(紫黑色固体)高锰酸钾加热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K2MnO4)(MnO2)(O2)2.原理:三、实验仪器和实验装置:发生装置收集装置外焰加热药品平铺夹持在距管口约1/3处若用高锰酸钾制氧气应在管口塞一团棉花试管口略低于试管底部导管伸出橡皮塞约

2、0.5cm导管只能伸于集气瓶口4.实验步骤:(1)查:检查装置的气密性。(2)装:把药品装入试管中,使之平铺于试管底部。(一斜、二送、三竖直)(3)定:把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铁夹要夹在试管的中上部)(4)点:点燃酒精灯加热。(先预热)(5)收:收集气体(气泡连续均匀时)(6)离:将导管移离水面。(7)熄:熄灭酒精灯。(查、装、定、点、收、离、熄)1、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2、用排水集气法应什么时候开始收集?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开始收集;(哪种方法得到的氧气更纯?3、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

3、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水将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管底部,炸裂试管注意事项:用排水法收集的气体更纯)4.用高锰酸钾制氧气时,为什么要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可以防止加热时高锰酸钾粉末进入导管氯酸钾加热分解法1.药品: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白色固体)(黑色固体)3.装置:(试管口不放棉花)2.原理:氯酸钾氯化钾+氧气(KClO3)(KCl)(O2)二氧化锰加热1.实验室制氧气反应原理(三个)归纳与整理2.发生装置选择的依据:①反应物的状态②反应条件氯酸钾氯化钾+氧气二氧化锰加热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KMnO4)(K2MnO4)

4、(MnO2)(O2)加热(KClO3)(KCl)(O2)过氧化氢水+氧气(H2O2)(H2O)(O2)二氧化锰归纳与整理H2O2制氧气KMnO4或KClO3制氧气固液不加热型固固加热型①节能(不需加热)②能控制产生气体的速率③操作简便④产物是水,无污染图1装置与图2装置制氧气相比较的优点:气体常见的收集方法:(1)排水法适于气体不易或难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2)排空气法:1)向上排空气法适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大且不与空气反应2)向下排空气法适于气体的密度比空气小且不与空气反应1.有人设计用如图所示装置制取和收集氧气。(1)图中有四处明显错误,请指出并改正。(

5、2)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时,若要得到纯净的氧气,应在时收集。(3)试管口没有略向下倾斜造成的后果是。气泡连续均匀试管炸裂练习:制气前必须首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将装置连接好,导气管的一端浸入水中,用手握住容器(试管)的外壁,若导管口有气泡冒出,放开后在导管中形成一段水柱不消失,则气密性良好,反之则不好。(也可以用双手握或用酒精灯微热)(1)排水法(氧气不易溶于水)(2)向上排空气法(氧气的密度比空气大)5.氧气的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验满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若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当气泡连续均匀放出时才开始收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