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511402
大小:97.50 KB
页数:17页
时间:2020-03-28
《综述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综述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摘要】目的:总结化疗在宫颈癌治疗中的应用进展。方法:查阅和整理宫颈癌治疗中应用化疗的相关文献。结果与结论:随着化疗在宫颈癌治疗屮的不断拓展,耳前化疗主要应用在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术后补充化疗、复发或转移性肿瘤的化疗四个方面。目前顺钳联合紫杉醇、卡钳联合紫杉醇、顺钳联合拓扑替康是公认的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宫颈癌的治疗以综合性治疗为主,治疗方案的制定需要个性化评估。【关键词】宫颈癌;化疗;应用进展【中图分类号JR73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4949(2013)08-250-032
2、008年统计资料显示:宫颈癌是女性第三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居妇科恶性肿瘤发病率首位,死亡率居第二位,近年来其发病率呈上升和年轻化趋势[1]。目前宫颈癌的治疗以手术、化疗、放疗的综合性治疗为主,其中化疗是宫颈癌的重要治疗手段,目前化疗方式包括:新辅助化疗、同步放化疗、术后补充化疗、复发或转移肿瘤的化疗等。本文就化疗在宫颈癌中的应用进展做一综述。1化疗药物及方案宫颈癌常用化疗药物包括:紫杉类药物(紫杉醇、多西他赛)、钮类药物(顺钳、卡钳、奈达钳、奥沙利钳)、拓扑替康、伊立替康、长春新碱、长春瑞滨、吉西他滨、5-氟尿卩密噪筹。其中顺钳
3、被证明是对宫颈癌复发最有效的单药。宫颈癌的化疗方案经历了单药到联合用药的转变。21世纪以前,BVP方案(顺钳+长春新碱+博莱霉素)、FP方案(顺钳+5-氟尿囉噪)、VP方案(长春新碱+顺钳)、BIP方案(博莱霉素+异坏磷酰胺+顺钳)、ME卩方案(顺釦+依托泊琶+丝裂霉素)是常用的化疗方案。顺釦为主的化疗方案,1999年由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推荐,成为宫颈癌同步放化疗的标准治疗方案。随着紫杉醇类药物的问世,紫杉醇单药和联合用药也被认为是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有效化疗方案。2009年美国妇科肿瘤联盟(GynecologicOncolog
4、yGroupGOG)204号试验对比了不同化疗方案对反复或持续性的宫颈癌TVB期治疗的疗效,数据显示卩C(顺釦+紫杉醇)、VC(长春瑞滨+顺钳)、GC(吉西他滨+顺铤I)、TC(拓扑替康+顺钳)方案中,PC反应率最高,为29.1%,.1在PFS(无瘤生存率)、OS(总生存期)、RR(有效率)上优于另外三种化疗方案[2]。TP方案(钳类药物+紫杉醇类药物)自此被认为是复发或转移性宫颈癌的有效化疗方案。继而TP方案广泛应用于宫颈癌化疗中。目前顺釦联合紫杉醇、卡釦联合紫杉醇、顺釦联合拓扑替康是公认的有效的联合化疗方案。2化疗方式2.1
5、新辅助化疗新辅助化疗(neoadjuvantchemotherapyNACT)是由File等首次提出的,针对局部晚期宫颈癌(Locallyadvancedcervicalcancer,LACC)(主要包括宫颈局部肿瘤直径24cm的IB2〜IIB期)和组织分化差(病理分级III级或以上)、或特殊病理类型(宫颈腺鳞癌、黏液性腺癌、小细胞癌等特殊类型)在手术前或放疗前先行2〜3个疗程化疗的治疗方法。新辅助化疗分为术前新辅助化疗和放疗前新辅助化疗两种。2.1.1术前新辅助(1)术前NACT的概念和意义:术前NACT的优点在于:①减小肿瘤
6、体积,改善宫旁浸润,降低临床分期,提高手术完整切除率;②降低肿瘤细胞活力,减少术中播散及术后转移;③消除亚临床病灶,降低复发;④手术治疗前肿瘤血管床保存完好,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杀伤作用最有效,且通过术前化疗疗效可观察肿瘤对化疗的反应,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依据⑶。(2)术前NACT的化疗疗效:术前NACT能使肿瘤体积减少,软化宫旁组织,为根治性手术创造条件。BVP方案、VP方案、BIP方案、FP方案、MEP方案对LACC(IB2-IIB期)化疗的临床有效率报道不一,其总体有效率为65.0%-90.3%[4-7],手术完整切除率高达
7、90%。而TP方案因其耐受性好,总体有效率为73.1%〜95・0%[8],故广泛应用于术前新辅助化疗。HeCM等[9]最新研究显示TP方案(紫杉醇+顺釦)对LACC(IB2-TTB期)有效率为90.32%,完全缓解率为30.65%,根治手术切除率为90.3%。术前NACT能缩小瘤体,软化宫旁,提高手术切除率,但是对间质侵润深度、淋巴结转移、淋巴脉管浸润、宫旁浸润、切缘阳性的影响却报道不一。有研究显示术前NACT较单纯手术治疗者能降低宫颈深部间质浸润率、盆腔淋巴结转移率、宫旁转移率、切缘阳性率和淋巴脉管浸润[10]。然而,一些研究
8、结论与之相反[11]。有研究显示术前NACT能有效降低手术切缘阳性率和宫颈深肌层浸润[12],但并不能降低淋巴脉管浸润和盆腔淋巴结转移[13],也有研究报道宫颈深部间质浸润的发生率也没有明显差异[14],但是对术前NACT化疗反应组较无反应组,淋巴结转移率(和宫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