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

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

ID:52505688

大小:6.22 MB

页数:50页

时间:2020-04-09

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_第1页
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_第2页
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_第3页
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_第4页
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热敏灸技术(凌宗元).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热敏灸简介一、项目背景江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陈日新《腧穴敏化与灸疗规律的研究》,获2007年江西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现列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项目。江西热敏灸的特点:1、规模大:江西省中医院各科室都在使用;江西省48家市、县中医院针灸科在使用,全国27个省市医院在使用。2、内涵深:江西热敏灸是在一项源于《内经》、基于临床、继承创新、提高疗效的全新灸疗理论指导下的艾灸新疗法。3、疗效好:经全国98家医院临床应用证明:热敏灸对20多种疾病的疗效明显提高,一致认为:小艾条、新疗法、

2、大天地!三、腧穴敏化现象:疾病状态下,某些腧穴会发生敏化(阳性点),敏化态的腧穴对外界相关刺激呈现小刺激大反应。1、透热:灸热从施灸点皮肤表面直接向深部组织穿透,甚至直达胸腹腔脏器。四、腧穴热敏化特征:2、扩热:灸热以施灸点为中心向周围扩散。3、传热:灸热从施灸点开始沿某一方向传导。4、局部不(微)热远部热:施灸部位不(或微)热,而远离施灸部位的病所处感觉甚热。5、表面不(微)热深部热:施灸部位的皮肤不(或微)热,而皮肤下深部组织甚至胸腹腔脏器感觉甚热。6、产生其他非热感觉:施灸(悬灸)部位或远离施灸部位产生酸、

3、胀、压、重、痛、麻、冷等非热感觉;上述灸感传导之处,病症随之而缓解:(1)悬灸风门穴,热胀感向肩部传导,多年肩痛立即缓解;(2)悬灸阳陵泉穴,热胀感向腰部传导,多年腰部困重紧痛感立即缓解;(3)悬灸三阴交,热流传至下腹部,几次治疗后盆腔积液明显改善;(4)悬灸天枢穴,热流直透腹腔,几次治疗后,多年紊乱的肠功能明显改善。五、腧穴热敏化的临床规律:1、腧穴热敏化具有普遍性2、腧穴热敏化具有动态性:类型、部位、面积、强度都具有动态性3、腧穴热敏化出现的部位与经穴定位不完全符合,但它可以经穴为参照坐标系来定位。4、腧穴热

4、敏化的分布具有证侯相关性:如面瘫在翳风、感冒在风府和上印堂、盆腔疾病在三阴交、眼科疾病在耳垂区耳穴等。5、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激发经脉感传(90%的出现率)乃至气至病所。6、腧穴热敏化的艾灸反应能客观显示。7、探敏取穴施灸能显著提高临床疗效。病例数分布穴区(频次)123周围性面瘫50翳风(30)下关(28)风府(31)功能性便秘50大肠俞(31)上巨虚(24)天枢(18)支气管哮喘50风门(35)次髎(30)至阳(24)排卵障碍性不孕50子宫(24)卵巢(22)关元(14)痛经50次髎(40)关元(39)子宫(37

5、)感冒50上印堂(32)太阳(30)风池(20)过敏性鼻炎50上印堂(41)肺俞(36)大肠俞(35)表6腧穴热敏化分布穴区表6结果表明,不同疾病时腧穴热敏化有其不同的高发区域。灸热从施灸点开始循经脉路线向远部传导,发生经脉感传,甚至直达病所。病种病例数热敏化腧穴压痛点感传/总数感传激发率(%)感传/总数感传激发率(%)面瘫4362/6693.945/2321.74三叉神经痛3871/7792.219/4520.00颈椎病4043/4987.768/3622.22腰椎间盘突出症4465/6797.0110/392

6、5.64膝关节骨性关节炎3843/4693.4810/4820.83肌筋膜疼痛综合征4668/7195.779/5117.65慢性支气管炎3978/8196.303/1127.27支气管哮喘4084/8895.453/1323.08非溃疡性消化不良3144/4891.676/2821.43功能性便秘3845/4795.757/2626.92肠易激综合征2645/5188.247/3122.58排卵障碍性不孕4265/6698.485/1338.46痛经4371/7298.616/1833.33勃起功能障碍3250

7、/5886.214/1040.00合计540834/88794.02**92/39223.47表7各病种不同穴点灸性感传激发率注:**热敏化腧穴与压痛点的激发率有显著性差异结果表明,热敏化腧穴与压痛点的灸性感传激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不同病种的热敏化腧穴之间的灸性感传激发率没有显著差异(P>0.05艾灸热敏化腧穴极易发动循经感传,出现率达95%左右,而非热敏化腧穴循经感传出现率仅15%左右,说明艾灸热敏化腧穴能高效率发动感传。腧穴热敏化的艾灸反应能客观显示。说明:落枕患者,艾灸肩井,艾热向颈部传导。非

8、热敏化腧穴艾灸的红外显示说明:艾灸左侧肾俞,患者感觉局部热感。举例:1.热敏化腧穴灸治疗脾虚型胃电节律紊乱临床疗效观察六、临床应用:探敏取穴、辨敏施灸。表明热敏化腧穴灸的临床疗效优于辨证选穴灸(非热敏化腧穴灸)。治疗前症状积分治疗后症状积分治疗前胃电正常频段百分比治疗后胃电正常频段百分比热敏化腧穴组2.11±0.241.05±0.1842.87±12.3360.32±7.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