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

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

ID:52498517

大小:705.50 KB

页数:22页

时间:2020-04-08

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_第1页
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_第2页
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_第3页
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_第4页
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方山子传-许冬13-12-09[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方山子传高二(理)语文主讲教师:许冬龙丘居士亦可怜,谈空说有夜不眠。忽闻河东狮子吼,拄杖落手心茫然。苏轼方山子传心似已灰之木,身如不系之舟。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风烛残年的苏轼从被贬之地海南岛儋州北归途中,在金山寺看到李公麟(北宋名画家,苏轼好友)所画东坡像,回顾一生,心潮难平,感慨万千,写下了这首《自题金山画像》诗。后卒于常州。三处贬谪之地及年龄:黄州,44岁惠州,58岁儋州,61岁“由一个人引发的一篇文章”——带着思考学文章苏轼写的是怎样的一个人?为何写这个人?怎么刻画的这个人?齐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

2、、句。思考第一个问题: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_________闾里庵折节岐亭陈慥矍然耸然挟二矢精悍勋阀阳狂垢污傥(lǘ)(zhé)(qí)(zào)(jué)(xūn)(sǒng)(hàn)(gòu)(tǎng)(ān)Xiéshǐ字词正音齐读课文,先标注不懂的字、词、句。思考第一个问题:在苏轼看来,方山子是怎样的一个人?试用一个或两个字概括____________异(奇、怪)原名字号的来历家庭情况简历(爱好、经历等)“自我介绍”小结其“异”之处方山子档案陈慥季常其所著帽,方屋而高,似

3、“古方山冠”少时稍壮晚年环堵萧然,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世有勋阀,家在洛阳,园宅壮丽,与公侯等。河北有田,岁得帛千匹侠士、豪士(喜好自由,仗义)勤奋,静心(折节读书,然终不遇)释然,自在(遁,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1.打扮;2.爱好;3.习惯;4.经历;5.淡泊名利;6.居住地及家里成员表现等问题探究2:苏轼为何写这个奇异人?引导提示:苏轼是什么原因来到这个地方的?苏轼接触了这个故友之后会作何感想?“同是天涯沦落人”——具有相似的遭遇。一个是读书没有受到赏识的陈季常,另外一个是当官不受重用的苏轼,两人可谓惺惺相

4、惜(即性格、志趣、境遇相同的人互相爱护、同情、支持。)其实,文中有一个细节已经表达出了这层意思,请找出。——细节:第二段,“俯而不答,仰而笑。”可谓“此时无声胜有声”,他的言外之意是?区区小事,何足挂齿,早在十九年前我就和你一样了。要对名利成败看淡一点,对生活上工作的无奈或无法改变的东西,洒脱一点,寻找内心的宁静。仰笑,体现了方山子的潇洒、豪放及与苏轼交情深厚。苏轼见到方山子如此态度和生活会有何感受?找到知己,豁然开朗,表露赞许和羡慕之情。向往方山子的隐居生活和超然心态。由此看出苏轼写作本文仅仅是为了记方山子其人吗?

5、还是另有深意?探讨一方面赞赏方山子淡泊自守的高洁品德。另一方面“借他人之酒杯,浇胸中之块垒”,流露出同为「不遇」的感慨。还折射出作者在被贬到黄州其间的真实心态。随堂练习A.然终不遇:不得志B.余既耸然异之:害怕的样子C.使酒好剑:因酒乱性D.方山冠之遗像:死者的相片1.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解析:B.惊奇的样子;C.嗜酒;D.遗留下来的样式2.对下列句中红色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闾里之侠皆宗之:推崇B.稍壮,折节读书:改变志节、行为C.方山子傥见之与:或许D.欲以此驰骋当世:纵马奔跑解析:D.“驰骋”在

6、文句中是放开手脚干一番事业的意思DA.①见其所著帽,方屋而高②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B.①余既耸然异之②他植者则不然C.①晚乃遁于光、黄间②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D.①呼余宿其家②其皆出于此乎A解析:A.连词,表递进;B.①形容词词尾,的样子②代词,这样;C.①介词,在②介词,比;D.①代词,他的②副词,大概,表推测。3.下列每组句子中红色字的意义用法相同的一组是①使酒好剑,用财如粪土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环堵萧然,而妻子奴婢皆有自得之意⑤庵居蔬食,不与世相闻⑥晚乃遁于光、黄间A.

7、①②④⑤B.①③④⑤C.②④⑤⑥D.②③④⑥C解析:①③是描述他的“侠”4.清代王文儒评此文说:“隐字侠字节乃一篇之主脑。”请选出全都是具体描述方山子“隐”的生活、思想和行为的一组①闾里之侠皆宗之②弃车马,毁冠服,徒步往来山中③从两骑,挟二矢,游西山④怒马独出,一发得之⑤精悍之色犹见于眉间⑥皆弃不取,独来穷山中A.②③⑤⑥B.②⑥④⑥C.①④⑤⑥D.①③④⑤D5.下面均能表现方山子的一生“侠”的特点的一组是A.方山子出身贫寒,自幼苦读,意欲以此驰骋当世,但不得意,晚年隐逸光州、黄州一带,自得其乐。B.传主少年、壮年时

8、血气方刚,意气风发,一身侠气;晚年时安贫乐道,心境恬淡。作者有意识选择这两种具有对比性的行为表现来丰富其形象。C.尾段作者以疑问的口吻问方山子能否见到那些“阳狂垢污”的“异人”,从“岂山中之人哉!”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答案是否定的。D.作者写方山子,实际上是悲“不遇”。可以说《方山子传》是苏轼在黄州的心态的一种形象的折射。D6.下列各项对文章分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