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91481
大小:1.74 MB
页数:6页
时间:2020-03-28
《温度和盐度对栉江珧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47卷第4期2017年4月中国海洋大学学报PERl0DICAL0F0CEANUNIVERSITYOFCHINA47(4):022~027Apr.,2017技术报告温度和盐度对栉江珧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8李浩浩,于瑞海,杨智鹏,李琪“(中国海洋大学海水养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山东青岛266003)摘要:室内条件下,通过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研究了温度(18、22、26、30、34℃)和盐度(15、20、25、30、35)对栉江珧(Atrinapectinata)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研究表明:栉江珧受精卵的适宜孵化温度为22~30℃,最适温度
2、为26℃(孵化率为73%);适宜孵化盐度为25~30,最适盐度为30(孵化率为70%)。栉江珧早期幼虫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2~30oC,最适温度为26℃(壳长日生长率为4.7/um/d,存活率为50%(7d));适宜盐度为20~30,最适盐度为25(壳长日生长率为4.5/-m/d,存活率为55%(7d))。研究结果表明:栉江珧受精卵孵化的适宜温、盐条件为温度22~30℃,盐度25~30;早期幼虫生长发育的适宜温、盐条件为温度22~30oC,盐度20~30。本研究为栉江珧人工育苗提供了重要的基础资料。关键词:栉江珧;温度;盐度;受精卵;幼虫;生长发育中图法分类号:$968.
3、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2—5174(2017)04—022—06DOI:10.16441/j.cnki.hdxb.20150351引用格式:李浩浩,于瑞海,杨智鹏,等.温度和盐度对栉江珧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7,47(4):22-27.LIHao-Hao,YURui—Hai,YANGZhi-Peng,eta1.Effectsoftemperatureandsalinityonhatching,earlylarvalgrowthandsurvivalofpenshellAtrinapectinata[J
4、].PeriodicalofOceanUniversityofChina,2017,47(4):22—27.栉江珧(Atrinapectinata)俗称“大海红”,属于软体动物门(Mollusca)瓣鳃纲(Lamellibranchia)L1J,在中国、日本和朝鲜半岛沿海均有分布。栉江珧闭壳肌肉质细嫩鲜美,深受国内外消费者的喜爱[1]。近年来,随着环境污染的加重和捕捞强度的加大,栉江珧野生资源总量急剧减少,产量难以满足市场消费需求[2。3],因此,开展栉江珧的苗种繁育研究对其种质资源保护和满足市场需求具有重要意义。温度和盐度环境因子是影响贝类胚胎发育及幼虫生长存活的重要
5、因素[4娟]。在海洋生态系统中,这两个环境因子决定了生物的分布和生存,且贝类的生活习性和地理分布也直接影响其对温度和盐度的耐受力[4]。温度与贝类胚胎发育及早期幼虫的生长、发育、摄食等生命过程密切相关,例如:18℃时薄片镜蛤(Dosinialaminata)受精卵不能发育成D型幼虫,幼虫在34℃条件下,活力低下,摄食减少,死亡率高[7]。当外界环境盐度不适宜时,会影响贝类胚胎发育及早期幼虫的摄食和代谢,最终导致生长率和存活率的下降[8I,例如:盐度为10、40时,翡翠贻贝(Pernaviridis)受精卵不能发育至D形幼虫,其幼虫在盐度25时,生长速度最快、存活率最高[
6、9]。在贝类育苗过程中,浮游幼虫对温度和盐度环境因子比较敏感[4.8]。掌握浮游幼虫发育生长的适宜温度和盐度,对于提高贝类苗种产量有重要意义。国内外学者已开展了栉江珧的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生态学等方面的研究[1012]。郭世茂等培育出一定数量的苗种,但存在一定的偶然性,人工育苗还不能稳定得到栉江珧的苗种[13I。至今,尚未有关于环境因子对栉江珧幼虫生长发育影响方面的研究报道。因此,本实验研究不同温度和盐度对栉江珧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与存活的影响,获得栉江珧受精卵孵化及早期幼虫生长的适宜温度和盐度,将为栉江珧的人工育苗提供重要的基础资料。*基金项目:国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
7、划项目(2011BADl3801);国家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201305005);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4GHYll5002)资助SupportedbyThisworkwassupportedbyScientificandTechnicalSupportingProgram(2011BADl3801),NationalMarinePublicWelfareResearchProgram(201305005),ScienceandTechnologyDevelopmentProgramofShandongProvince(2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