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doc

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doc

ID:52487117

大小:5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8

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doc_第1页
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doc_第2页
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doc_第3页
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教学“重教辅轻课本”现象的反思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它贯穿中小学教学的始终。“重教辅轻课本”是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个普遍问题,原因来自教师、学生及其他方面,说明在教学过程屮,存在教的问题、学的问题和其他问题。首先,教师“重教辅轻课本”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来源于教师对教材的解读,特别是对谍本例题习题的处理。教材,是教师教的依据,也是学生学的对象,它承载着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与方法、解题策略等人类文化的结晶。面对教材,教师需要深入其屮,把握实质,才能深入浅出地帮助学生学好数学。可以说,教师对教材的解读深度、准确度,制约着教学的有效性,决定着学生学习的成败。但事实上,我们的教师不喜欢课本

2、上的例题,也不大愿意使用课本里的习题。其次,我们的学生不大愿意阅读课本例题,做课木习题,对于教材中的例题及习题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课本的例题是为解释说明数学概念、公式等抽象性的真理而设立的,习题是为了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概念、公式和公理而准备的,加上不少教师只是一味地讲授例题或者习题的解题步骤,让学生死记硬背具体例题或习题的解题方法,忽视例题和习题的真正价值。久而久之,学生会认为课木例题及习题相对比较机械、简单且枯燥。另一方面,大多中学生仍然把数学学习简单地看作是一种解题的学习,对数学的应用性了解甚少。再者,新课改后,以高考为教学指挥棒的情况依旧存在。由于升学的压力,多数教师在数学教学

3、过程中,更重视的是学生的分数、班级的及格率,很少关注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现在提倡创造性使用教材,不是不用教材教。特别是使用新教材后,考试内容有较大变化的情况下,了解命题趋向和要求,明确复习耍点,这必然会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多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能力,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基于以上原因,我浅谈对待这个问题所采取的措施和儿点思考。一、重视研读教材,指导学生阅读数学课本是数学基础知识的载体,课堂上指导学主阅读数学课本,正确理解书中的基础知识,挖掘数学知识背

4、后所蕴含的丰富的数学内容。重视数学课本的阅读,应当纠正那种“学生合着书,光听老师讲”的教学方法。在讲解概念时,应让学生翻开课本,教师按课本原文逐字、逐句、逐节阅读;对书中叙述的概念、定理、定义中有本质特征的关键词句要仔细品味,深刻理解其语意;读出书屮的要点、难点和疑点,读出字里行间所蕴含的内容,读出从课文中提炼的数学思想、观点和方法。新教材中所选的例题都是很典型的,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的。例题教学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起点,由例题展开教学,学生才能进行举一反三的学习0搞好例题教学,特别是搞好课木例题的剖析教学,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概念、公式、定理的理解,而且对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大有裨益。教

5、师在授完教材一节或一章内容后,要根据教材的特点,有重点地对课本知识进行深入浅出地归纳,这种归纳不是概念的重复和罗列,也不同于一个单元的复习,而是一种源于课本而乂高于课本的知识概括。指导学生精细化处理课本例题与习题。任何知识的学习都离不开范例的作用。数学例题是学习数学的基础,通过例题可以形象地反映数学概念,具体化数学公式的内容,有利于学生对抽象理论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课后练习题是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和延伸,融知识性、趣味性、创新性于一体。可以通过变式教学、开放题教学,拓展课本例题、习题,让课本例题、习题生机勃勃。二、研究两纲,研究高考,研究课本高考试题万变不离其宗,归根结底还应源于课木,从课木

6、知识点、能力考查点衍生而来。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实现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这一命题指导思想。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两纲为依托,融会贯通,灵活运用课本知识,并通过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升到两纲要求必备的能力,切不可舍木逐末,重教辅轻教材。要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高考知识体现课本内容,高考的最终落脚点是课本。新课改后,面对满天的“模式”教学,各种优质课、比武课、研讨课悉数登上舞台,一出出精彩华丽的表演过后,我们沉静下来,还是空留许多遗憾,我们是否离课木渐行渐远?新课改不等同于改掉课木,怎样

7、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以课为本,扎根于课本,让基础差的学生能学得进,让中等的学生能感到有趣,让优秀的学生乐于钻研,才是我们数学教学永恒的追求。(责任编辑罗艳)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