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87018
大小:497.50 KB
页数:29页
时间:2020-04-08
《课题1 水的组成1.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PPT专区-天天文库。
1、第三单元自然界的水课题1水的组成唐县山阳中学李红教材分析一、地位和作用学生对丰富多彩的物质世界的认识,是从身边的化学物质开始的。在前面的学习中,学生认识了身边常见的物质—空气和氧气,并学习和积累了一些探究物质的方法。本单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另一种常见物质—水,主要探讨水的组成,净化及污染与防治等问题。本课题是学生通过实验系统研究物质元素组成的开始。教材将其安排在本单元之首,一是为了帮助学生在物质的认识上由宏观转向微观,从组成转向结构,以便课题2的学习;二是为后面研究水的净化、污染等问题做好准备。另外本课题在纯净物
2、的基础上提出单质和化合物的概念,使学生对物质的分类有更明确的认识;初次出现化学式,为以后学习化学式的书写服务,同时也分散了难点。总之,教材在编排上注重了新旧知识间的联系。通过本课题的学习,学生不仅加深和巩固了旧知识,又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了铺垫,且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上有所启发。二、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2)了解单质、化合物的区别(3)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2、过程和方法(1)结合资料,从人类认识水的组成过程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2)通过实验探究过程学习对实验现象的
3、观察、分析、归纳和总结。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渗透物质的无限可分性,培养事实求实的态度。(2)在教学中渗透科学思想方法的教育,从而启发学生的思维。(3)保持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习化学的兴趣。三、教学重点1、通过电解水的实验确定水的组成。2、区别单质和化合物四、教学难点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2、使学生充分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教法分析初中学生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度阶段,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经验的支持,因此在进行本课题教学时我特别注
4、意结合了直观的实验和学生的已有知识。首先将人类认识水的组成的过程以小故事的形式展开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后通过水的电解实验和对实验现象的讨论和分析探究水的组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体验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在认识了水的组成的基础上,学生结合已有知识,从组成上分析归纳出单质和化合物的区别形成概念,后用图示表示出几者的关系,建立起新旧知识的联系,并练习运用分类的学习方法。学法指导探究式学习:学生针对研究课题进行实验,并在观察实验的基础上,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和总结,完成了自主探究获取知识的过程,并
5、从中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分析、归纳、总结能力。讨论学习法:学生围绕问题展开讨论,不仅能集思广益找到问题的答案,而且还能活跃思维,提高语言表述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意识。分类学习法:学生通过对所学物质按组成的不同进行分类,强化了归类的意识,养成了分类学习的习惯。教学过程(一)创设故事情景,激发兴趣。将水的组成揭秘过程以讲故事的形式展开,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入课题。并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和思维的方法,认识实验研究和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自然进入下一环节实验探究。(二)实验探究:水是由什么组成的?1、水的电解实验(1)介绍实验装置:水
6、电解器展示水电解器,学生认真观察水电解器的各组成部分,并注意区分电解器的正负极。教师结合教材插图介绍水电解器,说明水电解器的工作原理。目的:通过认识新化学仪器,开阔学生的眼界,激发学生探究事物的好奇心。(2)进行实验:水的电解学生观察记录实验现象(根据学生的观察情况,适时提醒学生需注意观察的要点),并将所记录的实验现象汇报给大家。通过表达与交流,最后达成共识:两电极都产生无色气体,且与正、负电极相连的玻璃管内产生的气体体积比约为1:2。目的: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描述,进一步激发学生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7、表达能力。3)现象分析,提出假设。学生针对“两电极产生的气体是什么”这一问题展开分析讨论,并依据已有的知识和前边的故事作出猜想:两种气体可能分别是氧气和氢气。目的: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进行合理猜想的能力。2、验证实验(1)讨论验证方法学生围绕如何验证两种气体展开讨论,并借助旧知识(氧气、二氧化碳等的验证方法)找到解决新问题的方法: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氧气,也用类似的方法去试着检验另一种气体,即先用燃着的木条去实验。目的:培养学生运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2)进行验证实验学生按照自己的验证方案进行实验: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正极上产生的
8、气体;用燃着的木条检验负极上产生的气体。并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正极上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上产生的气体能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目的:使学生充分体会实验研究的重要性,并养成通过实验探究事物的习惯。(3)分析现象,得出结论。学生通过对实验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