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479041
大小:246.50 KB
页数:24页
时间:2020-04-08
《《诗歌修辞手法》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诗歌表达技巧之修辞手法高考常考的修辞手法:比喻、比拟、夸张、排比、借代、对偶、设问、反问、双关、互文、对比、叠字一、比喻①定义、分类及作用用一种事物或情景来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比喻可分为明喻、暗喻、借喻。比喻有突出事物(意象)的情态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形象化的作用。②举例例1:“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锡《望洞庭》)【析】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例2:“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析】“如眉”,以眉喻月,绘出了月亮的形状并体现出了它的清秀。“镜
2、”,以镜喻兰溪之水,写出了兰溪水之清澈明静,亦反衬出月光的明洁。江上看山(宋·苏轼)船上看山走如马,倏乎过去数百群。 前山槎牙忽变态,后岭杂沓如惊奔。 仰看微径斜缭绕,上有行人高缥缈。 舟中举手欲与言,孤帆南去如飞鸟。试分析诗中比喻修辞手法的妙用。此诗将江两岸的群山喻为马群,且以行船为参照物,把群山那一静态的景物给形化动化,写得形象生动。“飞鸟”喻“孤帆”,写出了舟行之快。二、比拟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比拟有促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的更形象、生动的作用。例1:“好雨知时节
3、,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杜甫《春夜喜雨》)【析】诗歌细腻生动地描绘了春夜雨景,并以拟人化的手法,写出了夜雨的神奇,喜悦之情跃然纸上。新晴刘颁“青苔满地初晴后,绿树无人昼梦余。唯有南风旧相识,偷开门户又翻书。”诗中将“南风”人格化,通过一系列动作描写,表现了久雨初晴后作者宁静恬适的心情,以及对南风“恶作剧”的亲切喜爱之情。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作者是采用什么样的
4、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作者采用拟人化的手法,赋予柳条藤蔓、黄莺以人的情感,并使主客移位,巧妙而含蓄地表达了诗人对湖上亭的依恋之情。(或:借景抒情。通过柳条、藤蔓、黄莺的描写,表现惜别之情。)春雪韩愈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三四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运用了拟人手法,使穿树飞花的春雪具有灵性,给全诗增添了浪漫主义色彩。例3:晚春韩愈草木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杨花榆荚无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飞。【析】诗人用拟人手法描绘了一幅生机无限的晚
5、春图。“草树”本属无情物,竟然能“知”能“斗”,彼此还有“才思”高下之分;百花吐艳争芳,似乎要将春留住;连本来乏色少香的柳絮、榆荚也不甘寂寞,来凑热闹,因风起舞,化作雪飞。表现对春的留恋。拟物,是通过想象使人具有物的动作或情态,表达某种强烈的爱憎感情。很多时候是指把有意识有感情的人,虚拟为无意识无感情的某些事物。白居易《长恨歌》:“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把唐玄宗与杨贵妃比作“比翼鸟”,比作“连理枝”,以表现两人的真挚爱情。三、双关在有些诗歌尤其是民歌中,作者为了表达出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往往采用隐语、双关的修辞手
6、法。竹枝词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江上唱歌声。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作用?运用谐音双关含蓄而又成功的表达了女子希望而又疑虑、欢喜而又担忧的微妙心理。四、借代(一)定义: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二)类别:借代可用部分代表全体,具体代替抽象,用特征代替本体。(三)作用:借代的运用使语言简练、含蓄。例1:“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李清照《如梦令》)【析】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例2:“终岁不闻丝竹声”。(白居易《琵琶行》)【析】诗中以
7、“丝竹”代音乐。例3:“何以解忧,惟有杜康。”(曹操,《短歌行》)【析】诗中以“杜康”代酒。例4:《念奴娇·赤壁怀古》“樯橹灰飞烟灭”,“樯”“橹”原来分别指船上挂帆的桅杆及摇船拨水的工具,词中代指战船,又用以借代战船上的曹操水军)。五、夸张(一)定义: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程度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二)作用: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例1:“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李白《秋浦歌》)【析】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的深重。例2:陆游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
8、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遗民泪尽胡尖里,南望王师又一年。”诗中的“三万里”“五千仞”“上摩天”“泪尽”都是夸张,正是这些夸张描写,把诗人对祖国的热爱,对苟且偷安、不去收复失地的求和派的愤懑,以及对遗民遭受的苦难的深切同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例3:李白《将进酒》中“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