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

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

ID:5244555

大小:36.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7-12-06

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_第1页
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_第2页
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_第3页
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_第4页
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_第5页
资源描述:

《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课堂问题和课堂问题系统设计和评价  摘要:只有深入地了解问题的类型、结构和来源,理性地把握问题设计的要义、形成合理的设计规范并且重视对问题进行评价,重视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设计效果。在讨论科学问题、教学中的问题和课堂问题的分类、结构、来源基础上,讨论了课堂问题及课堂问题系统设计与评价中的一些具体问题。关键词:问题;问题系统;结构;设计;评价文章编号:1005—6629(2013)1—0025—05中图分类号:G633.8文献标识码:B设计好教学中的问题是一件十分重要又比较复杂、并不容易的事情,它关系着问题教学、探究教学的有效性,关系着课程与教学改革向纵深方向的发展。只有深入

2、地了解问题的类型、结构和来源,理性地把握问题设计的要义、形成合理的设计规范并且重视对问题进行评价,重视创新,才能取得较好的设计效果。1问题的分类与结构事物的结构跟其内部的固有成分及其相互联系(关系)有关。要了解问题的结构,需要了解它的主要分类以及各种分类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联系(例如时空排列次序等)。1.1科学问题的分类与结构15科学问题分类是科学哲学关注的课题之一。科学哲学中比较常见的问题分类方法有:根据问题的疑问内容,把科学问题分为:(1)“是什么”问题,即判断型问题,要求对研究对象作出识别和判定,回答“是什么”;(2)“为什么”问题,即论证型问题,要求研究事物内在机理

3、和规律性,弄清事物之间因果联系,回答“为什么”;(3)“怎么样”问题,即说明型问题,研究对象的状态及运动转化过程,回答“怎么样”。根据问题的逻辑性质,把科学问题分为:(1)求取信息问题,即“什么”问题。(2)判断真假问题,即“是否”问题。不过,不同类型的问题形式,包括“是否”问题,都可以统一地化归为“什么”问题。例如,“氢氧化钠是不是碱?”是一个是否问题,可以变为“氢氧化钠是碱这个判断的真值是什么?”从而化归为“什么”问题。根据反映人对自然的能动关系,把科学问题区分为(1)基础理论问题,这类问题的解决主要表现人对自然的能动的认识和反映关系;(2)应用研究问题,其解决主要表现

4、人对自然的能动的控制和改造关系。15根据问题产生的起源,把科学问题分为逻辑矛盾问题和需要矛盾问题。其中,逻辑矛盾问题包括(1)现有理论与实验事实的矛盾问题;(2)科学理论内部的矛盾问题;(3)科学理论之间的矛盾问题。需要矛盾问题包括(1)科学发展和理论体系的逻辑需要问题;(2)科学与社会生产生活需要的矛盾问题。关于问题的基本结构,除了在《教学中的问题与课堂问题系统》一文中已经介绍的“疑项、基质(主题)、问题的解”三要素说和“给定成分、目标成分、障碍成分”三要素说外,还有人提出“已知事实、问题提法(有问题判断)和解题思路(思想)”三要素说,以及把背景知识作为问题的第四个要素的

5、主张。实际上,不少问题有多种解决思路,这一事实说明解题思路没有特定性,而且一些简单问题则可能毋须什么思路,因此,解题思路是不是问题的要素还需深入地考量。背景知识对于涉及复杂问题的高层次教学来说是很有必要的,不过,简单问题的背景知识往往因极度泛化而被人们忽视。1.2教学中的问题分类与结构15上述分类方法也适用于教学中的问题,但没有反映教学中问题的特殊性,不足以满足教学研究的需要。因此,教学中的问题应该有其特殊的分类方法。在《教学中的问题与课堂问题系统》一文中我们曾经提到,教学中的问题有学科性问题和教学性问题之分,教学中的问题还包括学业成就测量问题(试题)以及教学研究课题等。这

6、意味着可以把教学中的问题分为(1)学科问题(科学问题);(2)旨在激发、引导、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3)学业成就测量问题(试题);(4)有待研究的教学问题(教研课题)4类。如果把学科问题系统作为教学活动的认知骨架的话,试题也是对教学活动做适当调控的工具,是附属性的;旨在激发、引导、组织学习活动的问题能对认知活动顺利进行起辅助、保证作用,而教研课题有利于提高激发、引导、组织学习活动的效率。教学中的问题也可以根据疑问内容分为:(1)“是什么”问题,涉及有关概念的形成,或者涉及对研究对象的识别和判定;(2)“为什么”问题,涉及对事物内在机理和规律性的认知,以及事物之间因果联系的探

7、究、有关现象的解释等;(3)“怎么样”问题,涉及对研究对象的状态及运动变化过程的说明、有关规律或知识的应用等。这3类问题顺序结合,可以反映人作为主体认识世界、利用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基本逻辑,因而是一种重要的分类法。有人提出在上述3种类型之外再增加“若何”问题(如果…则…)和“由何”问题(在何种情境中…)。我们认为,“若何”问题本质上还是“怎么样”问题,它突出了某些条件,而在“怎么样”问题中也是存在着条件的;在上述3类问题中或明或暗都有相应的情境,它们跟所谓“由何”问题只有情境泛化和明晰程度的差别而已。“若何”问题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