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

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

ID:5243827

大小:35.5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2-06

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_第1页
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_第2页
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_第3页
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_第4页
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南郑县地质灾害影响因素研究  摘要:南郑县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区内地质灾害发生较为频繁。本文在地质灾害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对地质灾害影响因素进行了系统分析,认为地形地貌、大气降水和人类工程活动是影响南郑县地质灾害频繁发生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地质灾害的防治和减灾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关键词: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南郑县Abstract:NanzhengCounty,isamoreseriousoneoftheareasofgeologicaldisastersintheShaanxiProvince,theareaofgeologicaldi

2、sastersoccurmorefrequently.Inthispaper,onthebasisofdetailedinvestigationofgeologicaldisasters,geologicaldisastersfactorssystemanalysis,thinktopography,precipitationandhumanengineeringactivitiesNanzhengCountyofgeologicaldisastersoccurfrequentlydecisivefactorsforthepreventionandc

3、ontrolofgeologicaldisasters,thusforDisasterReductionprovideascientificbasisandreference.Keywords:geologicaldisasters;Influencing13factor;NanzhengCounty中图分类号:F40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引言南郑县地处陕西省汉中盆地西南部,米仓山北麓,横跨河谷阶地平原区、低山丘陵区、中山区等三个地貌单元,其分别占全区总面积的7.98%、25.74%、66.28%。区内沟谷密布,坡陡谷深,地质构造复杂,岩体

4、破碎,降水充沛。近年随着社会经济活动的日益发展,山区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和居住环境的改善,不断改变着原始斜坡的平衡状态,特别是“5.12汶川地震”,加剧了原有地质灾害并引发了新的地质灾害,给人民生产、生活构成严重经济损失和危胁,严重阻碍着本区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是陕西省地质灾害较严重的地区之一。据2009年详细调查资料,区内地质灾害(含隐患)点共216个,其中滑坡190个,崩塌15个,泥石流8个,地面塌陷3个,含汶川地震新增17个。共威胁5190人,约6530.1万元资产。13地质灾害的形成和发生是内、外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形成条件极为复杂,其中

5、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及岩土体工程地质结构等是主要的内在因素,而气候、植被、人类工程活动等则是影响和诱发地质灾害形成的外在因素。因此,研究南郑县地质灾害的影响因素对于分析区内地质灾害的成因和机制,掌握其内在发育规律,从而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对减灾防灾显得尤为重要。1地质灾害影响因素分析1.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影响本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决定性因素。斜坡的形态(高度、长度、平剖面形态)和有效临空面是产生崩滑变形与活动的重要空间条件,决定着斜坡内应力分布状态及稳定性。斜坡越陡、越高,或斜坡为上下陡中间缓、上陡下缓或上缓下陡的复合型斜坡,其稳定性越差。斜坡有效

6、临空面加大,坡体易失稳变形,为崩滑流地质灾害的发生提供了更为有利的条件,在其它诱发因素促发下极有可能发生地质灾害。据调查资料,地质灾害在低山丘陵区较为发育,为地质灾害集中分布区,尤以冷水中上游牟家坝、红庙、濂水、歇马、胡家营及湘水最为发育,濂水中游梁山到两河一带地质灾害亦相当发育,共有灾点135个,占总数的62.5%;北部河谷阶地平原区地势开阔、平坦,无形成地质灾害的临空面,地质灾害稀少,仅在冷水、濂水Ⅱ-Ⅳ级阶地有极少粘性土滑坡产生,仅有灾点28处,占总数的12.96%;南部中山区山势陡竣,大部森林茂密,地质灾害稀少,但在人类活动较强的碑坝河及后河

7、等河流两岸分布有地质灾害,共53处,占总数的24.54%。13另外,河流和沟谷的不同地貌部位,遭受外动力作用以及斜坡的应力分布不同,导致斜坡变形破坏模式也不相同。河流和沟谷地貌的演化阶段或发育程度对斜坡的变形特征、破坏模式以及地质灾害的规模和致灾程度具有明显的控制作用,以至于崩滑沿河谷两侧谷坡地带往往呈线状排列,密集发育。本次调查的216处地质灾害点,除3处地面塌陷外均分布在河流两侧,且多发生在流水侵蚀作用活跃、谷坡地形变化较快的地段,且河流支沟地质灾害分布密度大于主沟,仅有46处分布在汉江一级支流濂水河、冷水河,二级支流头道河等较大河流的两岸,其余

8、167处皆分布在这些河流的支沟中,在歇马乡分布尤为突出。这表明在一定高差条件下,地形愈破碎,崩滑灾害愈强烈,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