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

ID:52422204

大小:6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7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_第1页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_第2页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_第3页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_第4页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如何合理使用数学《教师教学用书》摘要:数学教师在教学研讨时总习惯借助于《教师教学用书》來对数学教材进行分析。《教师教学用书》的合理使用既是教师把握教材的依据又是教师逐步达到驾驭教材的重要途径。下曲我讲从两大方曲阐述我对《教师教学用书》的理解。关键词:数学教学;教材运用中图分类号:G62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2-7661(2015)15-176-02一、《教师教学用书》的作用1、有利于教师对教材的内容进行分类对于小学数学教材的内容,从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角度大致划分为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实践活动与综合应用四

2、个领域。认识和理解教材,首先要明确教材的内容属于哪个领域的知识或技能,以便依据不同类别知识、技能的特点和教学规律,择定适当的教学策略与方法,而《教师教学用书》给我们归纳了各个课时涉及的领域及学生已有知识基础。2、有利于教师把握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教师教学用书》便于教师分析知识、技能的要点或知识点,是认识和理解教材的重要任务,也是实施教学设计和落实教学目标的前提之一。教师可结合课程标准认真分析教材的内容,仔细区别哪些是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哪些是为了让学生掌握这些知识、技能而安排的背景材料、例证或过渡性练习,准确地找出教材内

3、容的要点或知识点。3、有助于教师理解教材编写的目的与内容的逻辑关系《教师教学用书》让教师深入挖掘教材内容,理解教材内在思路及编排目的,内容的逻辑关系也容易被忽视,对此,教师在认识和理解教材时应该特别给予重视。如一年级入学章节的1-5的认识,教材图画有大有小表示数量与大小无关;图画只呈现部分表示物体个数可根据物体部分特征计算;图画中还画有无生命的物体,表示不仅有生命的物体可以用数表示,没有生命的物体也可以。要分析研究素材、例证、练习与知识、技能穿插编排的意图,从屮领悟出教材提供的教与学的过程和方法,明确教材的思路及其内在的逻辑关系。4

4、、有利于教师明确教材在知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教师应该认真研究教材内容中的新知识和前后教材中知识的关系,发掘新知识、技能的“生长点”,实现知识、技能的正迁移。分析教材中新内容与相关知识的联系与区别,不断将新知识归纳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中去,努力构建各类知识、技能的网络,从全局上更好地把握和使用教材。肴重以现代教学理论作指导,说明如何运用操作、直观、启发来引导学生思考,既使学生获得止确的数学概念和规律知识,又是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二、《教师教学用书》的创造性使用1、研读新课标,明确教学目标(1)明确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教学目标。课改实验教师

5、,只有首先从客观上整体把握数学新课程标准对整个基础教育阶段所提出的要求才能达到高屋建範的境界。(2)明确每册教材应该达成的冃标。对每册教材的整体架构和主要知识板块,课改实验教师必须做到全面掌握,心中有数。(3)明确每个单元应达成的教学日标。对每个单元的重点知识点必须清楚明白,并在课堂教学屮指导学生采取合理的学习方式。(4)明确每节课应达成的教学目标。把每一课、每一幅图中蕴涵的教学因素都发掘出来,要根据教学实际合理地组织教材,再根据学生基础备课。2、研读教材内涵,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教师要很好地领会教材的内涵,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如:每个

6、知识点的主题图是什么意思,例题反映了什么内容,练习要达到什么目的等。充分发挥教科书的资源作用。当然,教师也要尽可能地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以自己的理解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做到尊重教材和灵活处理教材相结合。(1)挖掘教材内涵,为学生提供现实背景教师只有深入地理解、研究和挖掘教材屮提供的信息资源,才能合理、有效地使用教材,例如: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比一比”中的“小兔盖房”,教材就提供了较完整的引人入胜的童话故事作为学习新知识的背景图,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些学生熟悉的情境,让他们进行比较,充分感知“同样多…多”和“少”的含义,努力给学

7、生提供一个熟悉的背景,以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2)注意教材体现的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新教材的内容编排非常注意体现“数学源于生活,寓于生活,用于生活”的教育思想。教师在教学时应注意对教材的延伸与拓展。如“分类”教学,可以在课前布置学生去观察商店物品的摆放。"认识时间”教学,可以让学生为自己制作作息时间表、了解学校的作息时间表。数学题材来源于学生的生活现实,学生感兴趣,学习热情高。(3)重视教材提供的数学实践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要“使学生通过数学活动,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事物,思考问题在“位置”这一知

8、识教学中,可以把教室模拟成电影院,再引导学生观察排数以及座位号的排列规律,为下面找位置的实践活动做准备。然示学生分组讨论,在准备工作后,活动开始,每人一张电影票自行进场找座位。这时候,课堂气氛异常活跃。通过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使学生学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