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

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

ID:52416819

大小:1.12 MB

页数:23页

时间:2020-04-05

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_第1页
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_第2页
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_第3页
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_第4页
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8届古典诗歌鉴赏--情景关系-公开课.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此中有真意,欲辨已惘然—诗歌的抒情方式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声,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毛诗序》学习目标1,了解古典诗歌的抒情方式2,学会运用必备的答题技巧有条理的答题预习反馈 合作交流古典诗歌常见的抒情方式一、直接抒情(直抒胸臆)二、间接抒情①借景抒情(寓情于景、情景交融)②借物抒情(托物言志、咏物抒怀)③借事抒情(古事:借古讽今,咏史抒怀;今事:寄情于事,因事缘情)借景抒情诗人对某种景物有所感触时,把自身所要抒发的感情,寄寓在景物中,通过描写景物予以抒发,这种抒情方式叫借景抒情。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

2、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习题回放1、【2006福建高考题】[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本诗三、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4分)学生答案剖析端居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本诗三、四句在抒情方式上有什么特点?试简要分析。(4分)答:这首诗第三四句最大的特点是借景抒情(1分)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1分)营造出冷寂、凄清的氛围,(1分)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1分)答案示范乐景乐情哀情

3、哀景绝句杜甫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今春看又过,何日是归年?难点突破诗人借自然界的某物自身具有的特征,来表达某种志向或情感,使诗中的物带有了人格的色彩托物言志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这首诗歌有什么含意,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5分)习题回放学生答案剖析瀑布(李忱)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1分)借写气势磅礴,不畏艰险,勇往直前的瀑布形象(2分)表达对社会人生的思考:应志存高远,不畏艰辛,努力实现人

4、生目标。(2分)答案示范借古讽今诗人往往通过叙述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来讽喻当朝,或抒发己怀。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试分析这首诗抒发情感的特点(5分)习题回放学生答案剖析李商隐《贾生》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答:本诗采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1分)贾谊的才华无与伦比,汉文帝却不问他治国大计,偏去问鬼神之事,而对天下苍生却一句不提,这不是荒唐透顶吗?(2分)李商隐讽刺的是汉文帝,其实也是讽刺晚唐昏庸君主,嘲讽所有以求贤来博取名誉

5、,而实际并不重贤的统治者。讽汉文帝实讽唐帝,怜贾生亦自悯。(2分)答案示范答题基本步骤一、明确手法——分析所运用的手法二、展现景象——分析所描绘的景象(或所刻画的形象,或所描述的事情)三、分析情感——分析所表达的情感(或所表现的心境,或所体现的追求)答题语言样式某诗(某句)运用了✗✗✗手法,描绘了✗✗✗景象(刻画了✗✗✗形象或描述了✗✗✗事情),表达了✗✗✗情感(表现了✗✗✗心境,或体现了✗✗✗追求),达到了表达✗✗✗效果。高考试题: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春行即兴李华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芳树无人

6、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4分)课外实战演练感谢各位老师莅临指导2017.12课堂小结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