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

ID:44872241

大小:3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9-11-01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_第1页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_第2页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_第3页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_第4页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诗歌鉴赏情景关系诗歌鉴赏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诗歌鉴赏之情景关系答题技巧1、“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次石湖书扇韵①      姜夔②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①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②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1)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是由哪些景物构成的?请简要叙述。答:                            

2、                                                                                                          【答案】⑴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清幽恬静的画面。前两句中描写了山环水绕,村阁隐然,浮萍泛绿,藕花飘香。分别写了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等景物。鹧鸪天代人赋①         辛弃疾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②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注】①这首词作于作者遭

3、弹劾解官归居时。②青旗:酒旗,酒店门外用青布做的幌子。(1)词的上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请简要叙述。(5分)答:                                                                                                    【答案】(5分)词的上阕描绘了初春时乡村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田间桑树萌发出新芽,东邻家蚕卵已孵出幼蚕;平缓的山坡上长着细嫩青草,黄色的牛犊在那儿鸣叫;夕阳斜照着初春傍晚的树林,晚归的乌鸦散落在那儿栖息。试题规律总结可以运用总分或分总的方式来解答这

4、类问题。①描绘了一幅××(时间)××(地点)××××(意境特征)的画面(图景)”的方式加以总结。②用散文化的句子描绘一下题干要求的诗句,即把凝炼的诗句“泡开用。”2、“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 江 行     [宋]严羽暝色蒹葭外,苍茫旅眺情。残雪和雁断,新月带潮生。 天到水中尽,舟随树杪行。离家今几宿,厌听棹①歌声。【注】①棹歌:行船时船工所唱的歌。请从“景”与“情”的角度,赏析本诗的颔联。(4分)答:                                                               

5、                                     【答案】诗歌颔联妙在融情于景。雪已残,雁声断了,新月初升,潮水汹涌,蓝天照到水面,好象天已到尽头。诗中描写了雪“残”、雁“断”、月“新”、潮“生”的凄迷景致,景中寄寓了诗人的羁旅之情、思乡之感。山居即事   王维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答:                                                                       

6、                             【答案】本诗的后四句融情于景,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出作者悠然闲适的心情。试题规律总结此类试题可分三步,第一步是点明手法,即融(寓)情于景;第二步是答“景”,可以用“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此类答题的方式来答;第三步写抒发了什么样的情感即可。3、首句(联)写景的作用东 坡      苏轼雨洗东坡月色清,市人行尽野人行。莫嫌荦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杖声。第一句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赏析。答:                    

7、                                                                                【答案】①(雨后的皎洁月光,透过无尘的碧空,敷洒在焕然一新、珠水晶莹的万物上,这是何等澄明的境界!)描绘了一幅雨后东坡月夜图,为全诗营造了一种清明幽静的气氛,映衬诗人心灵明澈的精神境界。②点明了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和环境,照应了题目,为全诗作铺垫,为诗歌后面抒发乐观旷达的情怀作铺垫。试题规律总结①运用“从情与景的角度进行分析”、“写出了怎样的情与景”这类试题的答题方式作答。②点明环境,为全诗作铺垫

8、,为诗歌后面抒发某种情感作铺垫。(如果和题目照应,也要写上)综合以上两点,其实就是从内容和结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