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doc

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doc

ID:52416500

大小:62.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20-03-27

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doc_第1页
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doc_第2页
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doc_第3页
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doc_第4页
资源描述:

《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抗虫杂交棉选育及培养思考KB02由湖北省农科院经作所选冇而成。200*2009年参加湖北省杂交棉区域试验,2009年参加湖北省棉花生产试验,2010年参加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棉区试验。该品种丰产性好,早熟性好,纤维品质较优,高抗棉铃虫,1耐枯萎病耐黄萎病。2009年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农基安证字(2009)第136号]。2010年4月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鄂审棉2010001Jo1亲本来源和选育过程母木HM为徐州244选系,1998年从江苏徐州引进,经多年系统选冇而成。父木为自冇

2、品系5712选系(抗棉铃虫和红铃虫)。1999年木所从沙洋农科所引进GK19转Bt基因抗虫棉材料,通过系统选冇而成。2003年配组,2004年参加品比试验,2005-2007年进行多点品比试验(2007年另参加本所联合品比试验),2007年参加小面积示范。2特征特性生育期126do株高中等,塔形,生长势强,通透性好。茎秆多茸毛。叶片屮等大,叶色淡绿。花线白色。第一果节较长,铃卵圆形偏圆,铃尖屮等突起,苞叶较大,吐絮畅。株高I31cm,果枝18.8个,单株成铃26.2个,铃重6.5lg,大样衣分40.3

3、%,子指11.6g。霜前花率87.74%o3产量表现2004年参加品比试验,了、皮棉产量分别为4062kghm-2和1705.5kghm-2,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号增产20.2%和18.6%,增产均达极显著;2005-2007年分别在荆门市五三管理区、武昌、潜江等多点进行品比试验,综合水平均超对照鄂杂棉1()号。2007年参加本所联合品比试验(黄冈农科院、襄樊农科院、潜江、武昌四点),平均子、皮棉产量分别为4164kghm-2和1675.5kghm-2,综合排名第二。2008-2009年湖北省两年区域试

4、验平均皮棉产量1663.2kghm-2,比对照鄂杂棉10号增产3.78%。其屮,2008年皮棉产量为1573.95kghm-2,比鄂杂棉10号增产3.54%;2009年皮棉产量为1752.3kghm-2,比鄂杂棉10号增产3.99%,两年均增产显著。2010年国家区试长江流域棉区试验,了棉、皮棉、霜前皮棉产量分别为3738kghm-2,1486.5kghm-2,1359kghm-2,分别比对照鄂杂棉10号增产5.4%,4.6%,5.8%。4纤维品质2008-2009年湖北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经农业部棉

5、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屮心测定(HVICC),纤维上半部平均长度29.8mm,整齐度指数84.8%,麦克隆值5.0,伸长率5.0%,反射率79.0%,黄度&1,断裂比强度3O.3cNtex・l,纺纱均匀性指数142.0。5抗性鉴定5」抗病性。2008-2009年湖北省棉花区试抗病鉴定结果:枯萎病指12.4〜17.3,黄萎病指22.3〜26.6,耐枯萎病,耐黄萎病,均优于对照。5.2抗虫性。2009年华屮农业大学植物科技学院抗棉铃虫鉴定,校正死亡率88.7%,叶片受害级别2丄抗棉铃虫;湖北省农科院植保土肥所

6、对Bt抗虫蛋白检测为抗,各组织(鲜重)在棉花的整个生疔期内均检测到杀虫蛋白的存在,叶片内杀虫蛋白含量最高时达695.29ngg-l,W>花瓣、铃内杀虫蛋白含量最高时分别达605.07ngg-1,340.43ngg-1,377.7ngg-106栽培技术要点6」适时播种,培育壮苗。一般3月底・4月上旬冷尾暖头抢晴播种,油、麦茬4月15LI左右播种。毎钵1粒,按照“湿透钵一播干了一盖爽土一覆好膜”的程序进行。播种时,增温足湿促齐苗。齐苗后及时通风降湿、用药防苗病,培冇壮苗。移栽前2〜3d,结合苗床浇水,追施

7、送嫁肥,可用含1%尿素、3%过磷酸钙的水溶液泼浇。6.2适时移栽,合理密植。棉苗真叶达2片以上时根据大田十壤埔情适时移栽。冬闲田或麦套棉4月底或5月初移栽。汕、麦茬5月20日左右移栽。一般种植密度毎公顷2.4力•~2.7万株,根据不同地块土壤类型、肥力水平确定适当密度。6.3科学施肥促稳长。根据KB02生长势强,早熟,结铃性强,结铃集屮上桃快的特点,前期必须促营养生长搭好丰产架了冲示期注意及时补肥防早衰,施肥时做到“底肥足、蕾肥稳、花铃肥重、盖顶肥补”。6.4加强田间管理。勤屮耕松十•,特别是雨示、灌

8、溉示和施肥麻及时屮耕松土,起垄培苑;棉苗出现第一果枝后,应及时去掉叶枝,抹去赘芽,大暑至立秋前后或棉株果枝达到20个左右时打顶;遇高温干旱及时灌水抗旱。6.5全程化调。根据棉花长势、施肥情况、十-壤埔情等,遵循少量多次、前轻后重的原则介理化控,槊•造理想株型。棉苗长势较I圧棉田,棉株8〜10片真叶时,每公顷用缩节胺15〜22.5g或助壮索60〜90g对水750kg叶面喷施;棉株主茎12〜14片真叶时,每公顷用缩节胺30〜37.5g或助壮素120〜150g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