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ID:26290651

大小:53.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11-26

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1页
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2页
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3页
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4页
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_第5页
资源描述:

《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抗虫杂交棉岱杂1号的特征特性,并介绍了其高产栽培技术,包括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科学施肥、适当化控、合理灌水、病虫害综合防治等内容,以为岱杂1号的推广种植提供参考。  关键词岱杂1号;特征特性;高产;栽培技术    岱杂1号(DPH37B)是美国岱字棉国际技术公司与湖南省棉花种子有限公司以抗虫品种DP410B为母本,以湖南当地优良选系B12为父本联合选育而成的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00年杂交配组,2001—2002年在品系比较试验中表现突出。2003—2005年参加安徽、湖南2省棉花品种区域试验,2006年通过湖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和安徽

2、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定名岱杂1号。该品种所含的抗虫基因(Bt)来源于美国孟山都公司,已获得我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由安徽安岱棉种技术有限公司和湖南省棉花种子有限公司共同开发,适宜长江中下游棉区种植。  1特征特性  1.1生物学特性  该品种生育期130d,株高120cm左右,株型紧凑,呈塔形;叶片大小中等,叶色中绿,通风透光性好;茎秆粗壮,抗倒伏能力强;第1果枝着生节位适中,果枝节间距属中间类型;铃卵圆形,铃壳薄,上中下部结铃均匀,上桃早而快,烂铃少,吐絮畅,易采摘,霜前花率80%以上,花色洁白有丝光,纤维品质好。单铃重5.6g左右,衣分39.89%,籽指10.68g,衣指7.

3、02g,高抗棉(红)铃虫。  1.2纤维品质  经农业部棉花品质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检测(HVICC标准),2003—2004年2年平均结果:2.5%跨距长度31.3mm,比强度29.93cN/tex,麦克隆值5.0,整齐度85.4%,纺纱均匀性指数144.4。  1.3抗病性  2003—2004年2年平均发病率分别为:枯萎病发病率4.39%,黄萎病发病率0.92%。  1.4产量表现  2003—2004年参加安徽、湖南2省棉花品种区试,籽棉产量3880.65kg/hm2,比对照中棉所29增产7.86%,增产极显著,皮棉产量1529.7kg/hm2,比对照增产8.28%,增长极显著;2004

4、年续试,籽棉产量3834kg/hm2,比对照湘杂棉2号增产5.1%,增产极显著,皮棉产量1516.5kg/hm2。  2栽培技术  2.1适时播种,培育壮苗  岱杂1号苗期生长健壮,蕾期长势稳健,后期早熟不早衰,播种以掌握在4月中旬为好,采用营养钵育苗。  2.1.1苗床、钵土、制钵器准备。采用棉花育苗移栽技术,首先应备好苗床,营养土使用无枯黄萎病菌的肥沃熟土,掺入腐熟过筛的饼肥或人畜粪,还要提前10d左右加入碳酸氢铵、磷肥、硼肥,掺匀堆捂备用。采用直径7cm以上的制钵器制钵。  2.1.2播种。抢冷尾暖头晴天播种,播种前钵床喷浸足水,待钵间水耗尽再下种,每钵下1粒健种。然后均匀覆盖1~2c

5、m拌有多菌灵的潮湿细土。最后架拱盖膜,注意薄膜不能太薄,否则保温性差,北方可用双膜有利于增温保温。  2.1.3培育壮苗。高温催苗,齐苗前不揭模。齐苗后气温大于20~25℃,膜内温度大于30℃,采取从小通风到大通风。棉苗移栽前10d左右,视天气情况采取昼揭夜盖,齐苗后5~7d,在天气晴朗时可喷杀菌剂防治苗病。一般棉苗在苗床内尽量少浇水,稍干旱有利于壮苗和减少苗病发生,棉苗红茎不过半时不要浇水。在棉苗移栽前10d左右进行搬钵蹲苗,大小苗分开,补肥补水。壮苗标准为真叶3、4片,红茎刚过半,钵体完整,白根满布,棉苗墩实无苗病[2]。  2.2合理密植  岱杂1号种植密度可根据不同茬口和地力水平确定

6、,一般在长江流域棉区,肥力水平较高的田块栽植1.80万~1.95万株/hm2,易旱的丘陵岗地及肥力水平较低的田块可提高到2.1万~2.2万株/hm2,淮河以北棉区的移栽密度在2.25万~2.60万株/hm2。长江流域棉区行距配置以100~110cm为宜。2.3科学施肥  2.3.1施足基肥。基肥以有机肥为主,移栽后开沟埋施复合肥750kg/hm2、磷肥600~750kg/hm2、硼肥22.5~30.0kg/hm2、土杂肥15~20t/hm2,或饼肥750kg/hm2。  2.3.2早施、重施花铃肥。岱杂1号上桃早、快且集中,大田见花后必须及时施用花铃肥。一般施尿素375~450kg/hm2、

7、钾肥225~300kg/hm2,或45%三元复合肥450kg/hm2。  2.3.3追施壮桃肥。当棉株有6~7个成桃时,趁雨后地湿,分2次撒施尿素225kg/hm2,每次112.5kg/hm2,间隔10~15d。  2.3.4喷施叶面肥。8月中旬以后,视棉花生长情况,对长势中等及偏弱的田块,喷施3kg/hm2磷酸二氢钾加1%尿素水或其他种类的叶面肥3~5次,以防止棉花早衰。  2.3.5重施钾肥。棉田缺钾是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