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

ID:33814979

大小:59.38 KB

页数:7页

时间:2019-03-01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1页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2页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3页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4页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摘要: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氮肥和缩节胺对棉花新品种KB02的产量及主要性状的影响,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结果表明,3个因素对子棉产量的作用为密度〉氮肥〉缩节胺,密度与氮肥、密度与缩节胺之间存在互作效应,在一1.682WxW1.682水平内,即密度为30000株/hm2,纯N为337.5kg/hm2,缩节胺为90.0g/hm2时,可达最髙产量,最高产量y=4344.71kg/hm2o关键词:转基因抗虫杂交棉KB02;高产高效栽培;密度;氮肥;缩节胺(DPC)中图分类号:S562.04

2、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39-8114(2012)24-5599-04KB02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用“HM”作母本和“5712”作父本配组育成的转基因抗虫杂交棉新品种。2010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鄂审棉2010001c该品种植株较高,呈塔形;主茎有茸毛,茸毛密度中等;叶片较大;铃尖突起程度中等;单铃重6g以上;高抗棉铃虫、红铃虫,耐枯萎病、黄萎病。棉花高产一直是我国农业科研工作者追求的目标[1]。密度和肥料是众多影响棉花产量因素中最重要的两个因素[2—5];缩节胺(DPC)化控是一种可以控制棉花株高,塑造理想株型

3、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已成为我国棉花优质高产栽培体系中一项不可缺少的关键技术[6,7]o为探索KB02高产配套栽培技术,发挥其增产潜力,加快该品种的推广速度,选择种植密度、氮肥和缩节胺3个因子,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以确定各因子对KBO2产量影响大小,并筛选最优组合方案,为其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支撑。1材料与方法试验于2012年在黄冈市农业科学院试验田进行。试验地为水改旱棉田,地势平坦开阔,排渍方便,土壤类型为潮土,肥力中等;试验田无前茬。试验采用三因素五水平通用旋转组合设计,x1(密度)、x2(N)、x3(缩节胺)3个因子,各因子5个水平,试验

4、共20个处理,小区面积30m2,4行区,行距0.95m,株距按不同密度而定,小区间预留走道60cm,试验区四周设2m保护行。各因素的各水平及其出现频次见表1。试验组合方案按照表2执行。棉花移栽前深耕细耙,4月11日营养钵播种育苗,4月29日移栽。氮肥为尿素,有效成分按46%计算;氮肥分四期施用,分配比例为苗肥25%、蕾肥15%、花铃肥50%、补桃肥10%;施用时间按棉花生育进程进行,苗肥于3〜5片真叶时施用,蕾肥于5个果枝左右施用,花铃肥于单株平均有1个大桃时施用,补桃肥于立秋前(8月7日)施用。钾肥为加拿大钾肥,用量为187.5kg/hm2(K20按60%

5、计算);磷肥为过磷酸钙,折合P205用量为112.5kg/hm2;磷钾肥各期分配比例均为基肥40%、蕾肥60%,基肥于移栽前10d施用,蕾肥于棉花5个果枝左右同氮肥一并施用。缩节胺的施用原则是前轻后重,少量多次,各期分配比例为蕾期25%、花铃期35%、打顶前后40%。试验期间除草、打药、中耕等田间管理按高产管理技术要求进行。生长期间统一调查记载生育期;生育性状于7月15日、8月15日、9月15日用株式图每处理定点调查5〜10株;分期分小区收花计产;于第二次、第四次收花前,每小区每次收取第1〜2果节絮铃50〜100个用于计算铃重、室内考种和纤维品质检测。2结果

6、与分析2.1农艺性状分析对20个处理的生育期和纤维品质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都未达显著水平(表3)。说明棉花的生育特性和纤维品质主要受棉花品种遗传特性的影响,与栽培因素关系不大。2.2产量分析2.2.2数学模型的解析和寻优1)主效应分析。在回归模拟的计算过程中,各因素处理均经无量纲线性编码代换,偏回归系数已经标准化,其绝对值大小可直接反映各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程度。编回归系数的正负表示因子效应作用的方向。从回归模型中的1次项偏回归系数b绝对值推断,155.28>146.95>68.17,即b1>b2>b3,因此,在一1.682WxWl.682范围内,3个因子对KB

7、02子棉产量的影响为密度〉氮肥〉缩节胺,其中,密度和氮肥为正效应,缩节胺为负效应。4)最佳方案模拟寻优。由于试验因素不仅存在着单因素效应,而且还存在着各因素之间各种复杂的交互效应,很难从单因素和交互效应分析中找到最佳的优化组合,因此试验采用频率分析法寻找最优组合。对数据模型进行非线性求解最大值,得最高值因素水平组合x1=0,x2=1,x3=0,即密度30000株/hm2,氮肥337.5kg/hm2,缩节胺90.0g/hm2,达到最高产量4344.71kg/hm2。用统计法对125个方案进行模拟选优,取产量3988.73kg/hm2作参照,高于此产量的方案共3

8、0个,占全部方案的24%(表4)。从表4可以看出,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