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

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

ID:5240667

大小:33.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7-12-06

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_第1页
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_第2页
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_第3页
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_第4页
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于Arc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探究  摘要:以《重庆市主城西部片区规划》规划区域为例,通过引入ArcGIS技术,具体阐述了运用GIS研究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的办法,并从生态适宜性的角度对该规划提出了相应的改进建议。关键词:GIS;城市用地;生态适应性中图分类号:Q1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2)12-0035-051引言建设部新施行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明确划定“四区”,即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适宜建设区和已经建设区。因此,城市用地适宜性评价成为了城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基础

2、性工作,合理确定可适宜发展的用地不仅是以后各项专题规划的基础,而且对城市的整体布局、社会经济发展将产生重大影响。12但是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在进行土地的适宜性评价时,受到技术条件和方法的局限,往往倾向于采用定性分析的方法对各用地进行划分,使得这种工作方法缺乏量化细分,带有很大的主观性。随着我国城市的迅速发展,技术条件的落后不仅会造成用地的划分不明确导致用地的浪费,甚至会对生态环境造成无法弥补的破坏。因此,在城市规划编制的过程中引进科学的定量的方法刻不容缓。GIS具有强大的空间地理数据管理和分析功能,并能对分析结果给予直

3、观显示,为具有空间属性特征的用地评价提供了一种有效工具。GIS技术是在计算机软硬件支持下,对整个或者部分地球表层空间中的有关地理分布数据进行采集、存储、管理、运算、分析、显示和描述的技术系统。在城乡规划的编制中,GIS以强大的空间分析功能及发展潜力使其在城乡规划方面得到广泛应用,它将研究对象的特征描述定量化,将分析方法数学模型化,可以被用来解决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经济社会、城市道路交通、城市用地、城市空间等各种问题。2研究目的本研究有三个目的:首先,以《重庆市主城区西部片区规划》规划区域为例,利用GIS分析其生态适宜

4、性,指出其中优劣,以优化空间格局和用地形态,避免无序发展引起资源的浪费,达到引导规划区合理有序发展的目的。其次,保护关键性的生态廊道和斑块,发挥其高效的生态服务功能;建立生态安全体系和格局,提高城市的环境竞争力。最终,明确城市非建设用地功能,从而反控城市建设用地的使用性质和开发强度,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供依据,为建设城市特色空间提供条件。3研究方法12本研究的基本思路是:在充分的数据资源基础上,对单因子进行分析,得出对单因子的评价,再通过建立层次体系来确定每个影响因素对城市用地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确定各因子的权重。

5、最后,将各因子进行综合叠加,得出最终评价。具体方法如下。3.1准备数据一般而言,基于GIS的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研究至少应具备以下数据。(1)规划区边界数据;(2)土地利用现状数据集;(3)DEM数据集;(4)河流水系数据集;(5)防洪数据集。本文所用数据来源于《重庆市主城区西部片区规划》,以上数据已较为充分,能够进行下一步工作。3.2单因子分析单因子分析的实质是确定影响因素,目的是为之后的单因子分析及最后的综合叠加做基础性工作。本次研究根据河流保护的实际条件,结合人工与自然条件,确定出城市用地生态适宜性的影响因素,

6、包括现状用地类型、高程、坡度、水资源保护、防洪因素等5个方面。3.3单因子评价12针对上一步工作中确定的5个方面,运用GIS分别进行分析,从而得到影响建设用地评价指标体系的各个因子的评价。3.4确定评价权重各因子在整个用地生态适宜性中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同的,有大有小。采用层次分析法(AnalyticHierarchyProcess,AHP),通过建立层次体系来确定每个影响因素对城市用地综合评价的影响程度。在不同层次上,将各因子两两对比,进行定量描述,反映每一层次因子的相对重要性次序的权值,确定各因子的权重。3.5综合

7、叠加评价在对单因子权重计算的基础上,再进行多因子综合叠加,对得到的综合评价分值采用聚类分析法划分为若干个等级。通过对各个单因子从用地适宜性的角度评价后所得结果进行综合评价,得到适宜保护用地、较适宜保护用地、控制开发用地、较适宜开发用地、适宜开发用地5级分布。最后从建设的角度进行分析,就可得到最终的综合结果,从而对规划方案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得出最后的评价。4研究结果4.1单因子分析根据DEM图,将数据集转换为栅格数据,分别对以下各因子进行分析:高程、坡度、坡向、防洪、现状用地类型。分析图见图1~图5。12通过以上分析

8、图,可以了解该区域的基本情况:高程方面,该区域是明显的河谷地形,两侧较高,平均海拔约500m,中心河谷地带海拔约200m。坡度方面,两侧山脉坡度较大。中部坡度缓,南侧有少量坡度较大。坡向方面,左侧山脉坡向以东、东南向较多,右侧山脉以西、西北向较多。现状用地方面,地块北部以集中连片的农田为主,南部草地、林地相应增加,村镇建设用地零星分布。防洪方面,分为20年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