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9363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中国高端服务产业swto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中国高端服务产业SWTO研究 【摘要】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中国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参与越来越多的国际贸易。中国现在是打一个重要的角色在全球市场,不仅为制造、工业,服务。如今的概念,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高端服务,它是一个新的地面上竞争,这一定能带来可观的利润。在这篇文章,我们将专注于现状的中国高端服务,通过SWOT分析提供客观的评价,然后给出一些适当的建议。【关键词】产业价值链,服务贸易,SWOT分析一、中国高端服务产业的现状服务贸易在中国发展迅速,但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从大量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的服务贸易结构不合理。相比其他服务贸易发达国家,
2、中国规模仍相当小的。在最近几年服务贸易贸易赤字,主要由运输、保险服务、专利权费和执照费,和逐步扩大。至于高端服务,当然,中国仍然是创业的时代。商业服务业、信息服务业、研发服务和金融服务行业,它应该具有的特征元素,高端房地产高端房地产的需求,技术密集型和强烈的效应在主导产业,包括在中国的高端服务。二、中国高端服务产业SWTO分析1.优势分析5我国在初级人才、基础设施、成本、国内市场、外商投资等方面具备得天独厚的优势,与其他国家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语言和文化近似性方面具有其他国家难以比拟的优势。(1)规模优势。我国的软件服务外包规模在2008年为31
3、.8亿美元,增长率高达46.5%,2009年达到45.3亿美元,增速达到42.5%,预计2010年将达到62.7亿美元。(2)竞争优势。当前我国已经有一批企业初步具备了大规模承接国际服务外包业务的能力,在全球某些区域市场上(亚太区域)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在市场开拓方面,除了在亚洲周边区域承接发达经济体的服务外包外,一些软件服务外包企业开始在北美区域承接服务外包业务。(3)集聚效应。当前,我国很多城市和地区认识到服务外包在资源和环境方面的优势,把发展服务外包作为重点发展目标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政府有关部门先后分两批命名11个城市为软件和服务外包基
4、地城市。这些城市把承接服务外包作为优先发展产业之一,并在政策上给予各种优惠鼓励。当前,我国已经有20个城市被列为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产生了较好的产业积聚效应。52.劣势分析:(1)巨大的人才缺口。高端服务要求众多的高技术。在我国,尽管劳动力规模是相当大的,有能力为国际人力资源服务和高端服务仍存在一些不足。(2)缺乏合适的技术。(3)接受能力是有限的。(4)实力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甚至连印度这些发展中国家的服务外包企业也比我国具有规模和技术上的优势。我国在获得CMM等行业技术和业务能力认证等基本技术指标方面明显落后于发达和部分发展中国家。3.机会分析
5、:(1)优惠政策的支持。从政策支持层面来看,我国已经认识到服务外包产业的巨大潜力,将大力发展国内服务外包与承接国际服务外包,着力解决在投入要素组合、发展制约条件以及政策配合方面存在的问题。中央各部委和地方政府均制定了大量支持服务外包发展的扶持政策,例如2007年国务院发布加快发展服务业7号文件以及在全国建立20个服务外包示范城市。(2)自主创新能力增强。虽然,从整体上来看,我国服务外包企业的竞争能力有限,但是从纵向来看,我国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在逐步增强。作为服务外包重要基础的先进制造业,其在参与国际产业分工方面竞争力在提高。一方面,制造业企业通过
6、组装加工简单零部件等生产环节,发挥比较优势;另一方面产业机构的调整和升级换代,使加工制造的技术含量也在提高,资本含量也在提高,这为服务外包产业的5可持续,甚至是跨越式发展提供了潜在支撑和可能。(3)教育水平得以提升。近年来,我国对教育的投入增加,对人才的培养特别重视。2008年我国的教育投资额为2355亿元,同比增长6%。2008年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4570亿元,比上年增长23.2%,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2%,其中基础研究经费200亿元。4.威胁分析:(1)面临着被边缘化的风险。我国在参与服务外包产业国际分工的广度和深度方面都存在
7、明显的不足。现在的焦点问题是:从预期的角度看我国服务外包产业发展前景广阔,但是从显示的发展来看存在很多薄弱环节。国际看好我国,但是现实中又受到产业发展水平、人才资源、制度环境等方面的制约。如果不能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采取灵活应对的策略,尽快改变相对增长势头不足的态势,我国有可能在新一轮服务外包全球化浪潮中被边缘化。(2)评价考核难度较大。当前,我国已经有20个服务外包基地,服务外包产业发展迅猛,但是如何评价考核,成为一个需要认真解决的难题。同时,不同的服务外包基地之间的恶性竞争将会加大产业的重复建设,无法形成真正的规模效应。所以,政府应当认识到任
8、何政策,最终都要落实到服务外包企业。服务外包产业的未来竞争力将更多地依赖于企业自身。如何找到适合的市场定位?如何进行有效的资源整合?如何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