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ID:5238805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_第1页
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_第2页
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_第3页
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_第4页
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大发生和气象条件关系研究  摘要介绍2012年阜宁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概况及当地主要气象因素,并分析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影响,以为减轻当地小麦赤霉病提供参考。关键词小麦赤霉病;大发生;气象条件;江苏阜宁;2012年中图分类号S435.1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5739(2013)06-0136-02小麦赤霉病是阜宁县小麦穗期重要病害,2003、2010、2012年大流行,对小麦产量、品质造成重大影响。赤霉病病菌的生长、发育、繁殖、侵染及病害流行与温度、湿度、雨量及日照等气象因素密切相关。因此,气象因素是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程度的主

2、导因素。2012年,气象条件再次利于阜宁县小麦赤霉病的发生,对小麦生产造成严重影响。该文根据2012年阜宁县小麦抽穗期至乳熟期赤霉病病情田间调查资料,结合当地3—5月主要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2012年小麦赤霉病的发生流行与气象因素的关系。1资料来源1.1田间调查6系统田于小麦抽穗后观察病穗出现时间,发现病穗后,每隔5d调查1次田间病穗数和病级,直至病情稳定;大田于小麦孕穗后,按不同类型田块每隔5d调查1次田间发病情况,计算病穗率、病指,测算发病面积[1]。1.2气象资料该文气象资料来源于县气象局气象测报站,主要包括温度、相对湿度、降水量及光照时数等主要气象因子。2病害发生

3、概况2012年,阜宁县小麦种植总面积为5.41万hm2,赤霉病发生面积5.06万hm2,占种植面积的93.53%,为大发生年份。田间调查显示,2012年小麦赤霉病见病时间早,发病面积大,发生程度重,5月中旬为发病高峰期,5月下旬病情逐步稳定。系统田5月4日始见病穗,比常年早76d左右;5月上旬大田病田率较高,但病穗率和病指均较低,病征主要表现在小穗颖壳处;5月7日田块见病率44.44%,病穗率仍较低;5月中旬病情激增,5月15—16日,病田率100%,病穗率加权平均为11.58%,病指3.59;5月21日大面积病穗率在10%~45%,病穗级别以2级为主,重发田块病穗率在6

4、0%~95%,病穗级别以3~4级为主;5月下旬病情发展逐步停止,5月28—30日平均自然病穗率63.8%(42.01%~96.31%),平均病指42.20(23.33~67.30),平均大田病穗率20.80%(2.33%~98.00%),平均病指7.73(0.86~66.82),其中大田病穗率1%~10%的面积1.21万hm2,占23.98%;病穗率11%~20%的面积1.35万hm2,占26.72%;病穗率21%~30%的面积1.07万hm2,占21.07%;病穗率31%~40%的面积0.79万hm2,占15.52%;大于40%的面积0.64万hm2,占12.70%(图

5、1)。3主要气象因素3.1温度2012年3月24日前阴雨低温天气偏多,25日后气温回升迅速,旬平均温度多高于常年,其中4月上旬温度尤为偏高,旬平均温度达14.5℃,较常年同期偏高2.8℃,4月中、下旬旬平均温度略高于常年,5月上旬温度再次走高,较常年同期偏高2.0℃(图2)。此外,2012年4月上旬至5月上旬日均温在15℃以上天数也明显多于常年,4月上旬和下旬日均温在15℃以上天数分别为4、9d,5月上旬日均温在20℃以上天数为6d,均多于常年(图3)。3.2湿度2012年小麦孕穗期至抽穗扬花期湿度总体明显偏高,2012年4月上旬至5月中旬的旬平均相对湿度≥70%日数除4

6、月上旬近于常年外,其他时段均多于常年(图4)。3.3降水62012年小麦返青后,阴雨日异常偏多,2月中旬至3月下旬初出现多个过程性降雨,田间湿度明显加大;4月上中旬降水量虽与常年相近,但雨日数偏多,4月下旬至5月初出现2次阴雨过程,其中4月21—25日连续降雨24.8mm,4月29日至5月1日连续降雨16.3mm;5月上旬后期再次出现阴雨天气(图5、6)。3.4光照2012年小麦返青拔节期至孕穗期,日照总体偏少,其中3月上、中旬以及4月下旬的旬日照时数比常年同期少23.0~28.3h,4月下旬比常年少13.7h,4月上旬日照时数则比常年多13.7h,其余时段与常年同期相比

7、正常略少(图7)。4气象条件对小麦赤霉病发生流行的影响分析4.14月初前后气象条件利于子囊壳大量产生,为病害流行提供充足菌源稻桩子囊壳产生的最低温度为7~10℃,在15~20℃条件下2~3d即可形成;在适温下,土壤湿度60%以上,带菌秸秆即形成子囊壳并成熟,土壤湿度80%以上,带菌基质腐烂时,形成的子囊壳数量增多[2]。3月下旬、4月上旬温度高于常年同期,4月上旬15℃以上天数达46d,而2月下旬至3月中旬连续降雨,4月上旬田间湿度仍然偏高,且4月上旬日照时数正常,综合气象条件对子囊壳产生极端有利。田间调查显示,4月3日稻桩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