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

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

ID:52373998

大小:63.50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7

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_第1页
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_第2页
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_第3页
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_第4页
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篇一: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2011年3月18H上午第二节课,我在北潞园学校一年级4班讲本年度的评价课,教学内容为《我们的田野》。通过这节课的备课和讲授过程,我又收获了许多。结合3月20日去北京崇文听教法创新的课题展示课,反思自己的课堂,我有如下感受:一、认真阅读教材,做一个好读者;《我们的山野》这篇文章是一首诗歌,我从小学就开始接触。但是作为一年级的教材来讲,只是两个小节内容,我仍然反复咀嚼,对课文内容达到熟知程度,这也是为更好地教好学生做好准备;二、查阅资料,定好情感基调;《我们

2、的田野》这篇文章是一篇优美的诗歌,我上网查阅资料时发现有关音乐教学的偏多,配的画面也较优美,我想:这样一篇优美的诗歌,饱含着作者对我们的田野的热爱,对美丽祖国的热爱,于是我也在头脑中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定好了感情的基调;三、翻阅课标和教参,了解编者意图;在上述准备活动的基础上,我翻阅了课标和教参,了解到:低年级的阅读应定位在“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斥趣”,让学生产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的美好情感;要指导学生学习如何读、积累词语、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理解词意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作为

3、一年级下学期来说,这样的指导更有必要。四、课前交流,做学者很重要;为了让我的教学更有实效性,适合我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利用上体育课两个学生有病不能去操场的机会,对他们进行了解,了解他们对于哪些词语存在认知障碍,了解到需耍重点点拨的盲区。这样为我预设学生的难点提供了依据。比如词语理解:碧绿、无边、起伏的海而等学生需要借助生活经验等。五、了解教者感悟,确立适合的教学设计;作为刚从六年级下到一年级的老师来说,把握教学的尺度很重要。我利用课间以及没课的休息时间与学校教研员和长期从事低年级教学的老师切磋,

4、把握词语理解的尺度。比如:“无边”一词,让学生知道是特别辽阔的意思,那可以用学生知道的实物作比较,女th“无边的天空”、“无边的大海”等,这样不仅使学生感悟到“无边”一词的意思,而且学会了运用“无边”一词,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词语的能力。在与几位老师进行教研后,我逐步确定了自己的教学方案。我把教学目标定位于:1、学会本课的7个生字和5个认读字,重点指导“荷、美、丽”的书写。2、了解祖国田野的广阔、美丽,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产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3、能结合课文把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课上,我利用多媒体

5、课件图片及课文插图,启发学生想象,激发朗读兴趣,学生们对于朗读产生了兴趣,突出了对重点词语的强调,从他们的声音里我感受到了他们对于文章内容的感悟,对于美好画面的想象,对于美丽的田野的热爱。借着这样的激情,孩子们把课文背了下来。课后的检测我则是出了“结合课文把词语恰当地搭配起来”的练习,强化语言文字的训练。六、敢于挑战自己,就有新的收获这次的评价课牵涉到对于我们教师学年度的考核问题,而我却选择了后面的教学内容,给自己的教学设置了一定的难度。原因在于:1、学校准备请区里的教研员來视导我们一年级的语文教

6、学,我们两个教师,另一位教师选择了与进度比较接近的识字课程,我想我们两个一定要珍惜这个机会,我要选不一样的内容,这样能更多地得到教研员的指导;2、我自己虽然任教年限不短,但是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方法,这样会更利于学生们的能力培养,也更利于自己的专业发展。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正确的,我从这一节课的备课和教学屮有了更多的发现,给了自己一个新的起点,也为自己树立自信心起到了良好的作用,我真高兴!当然,教学吋一门遗憾的艺术,课堂教学后反思自己也发现了不足之处,比如,孩子们朗读背诵后可以更委婉地过渡到写字,

7、EP:采取积累的形式,这样也许孩子们会更有兴趣的。但是我相信有了这样的勇气,我会让遗憾越来越少,让自己的教学一步步走向成熟的。篇二:我们的田野教学反思《我们的田野》是诗人管桦的作品,语言优美、精炼。我努力引导学生体会、朗读,以对田野产生喜爱之情。导入部分本来想以歌曲导入,因为这样很轻松,学生也喜欢。但是考虑到课文并不是节奏感很强,怕学生听了歌曲之后读课文就“走调”,所以改成了直接倒入课题,课前准备一些学校附近、本地的乡间图片,这样学生很熟悉,也容易对课文中描写的内容产生共鸣。在检查学生读词的过程中

8、,加入了对词语的理解的环节。我选择了“碧绿”、“无边”、“起伏”、“肥大”、“成群”等形容性词语以及“芦苇”、“野鸭”等名词性的词语。通过对词语的理解,扫除了理解课文时的语言障碍,“起伏”可以通过动作来解词;“碧绿”则是很绿,又让学生说一说“还有什么东西是碧绿的的?”加深了学生对词语的理解。朗读课文是本课的重点,所以我用了大量的时间引导学生理解、体会、朗读。同时配以生动的画面,指名读、配画面读、齐读,调动学生朗读的热情。学生读的很认真,也争取做到有语气,不过朗读的时间不够,所以朗读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