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27158
大小:104.9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鲑鳟鱼养殖技术基本要点.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水产养殖2009年第17期鲑鳟鱼养殖技术基本要点周蓉(甘肃省水产科学研究所,甘肃兰州730030)鲑科鱼类,习惯上有的被称作鲑,有的称为鳟,统称3确定合理的放养密度为鲑鳟。鲑鳟鱼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无肌间刺的鱼鲑鳟鱼放养密度可以随水交换量、溶氧量增加而加3类,因其品质好、营养价值高,有助于健脑,预防心脑血大,但放养密度在l6kg/m以上时,鱼体的代谢物增加,将管等疾病,因而,具有很高的食用价值。是联合国粮农组使水化指标上升,鲑鳟鱼只能保证平时的摄食活动,生织向世界推广的优良淡水养殖品种之一,随着国民经济长缓慢,抵御疾病能力将会降低。因此,鲑鳟鱼的放养密3的快速发展
2、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它近年受到市度应保持在l0~l4kg/m范围内,这样即可最大限度地利场热捧,走俏餐桌。鲑鳟鱼在我国的养殖前景看好,现将用水体又可提高鱼体对疾病的抵抗力。鲑鳟鱼养殖技术基本要点介绍如下。4精心饲养,严格管理1选择与鲑鳟鱼类生物学特性相适应的水域进行养殖4.1饲料投喂鲑鳟鱼养殖所用饲料成本约占养殖成1.1水温水温是影响养殖效果的重要因素,鲑鳟鱼养本的60%左右。确定科学的投喂方式是取得理想效益的殖需要低温的水域环境。在适温范围内,水温越高生长基本保证。在鲑鳟鱼类饲养过程中必须保证饵料成份的越快,水温越高,溶解氧越低,当水温达到22℃时,水中营养
3、平衡和品质质量,投饵量不足会造成饥饿,使鱼成的溶解氧会降到5~6mg/L,这时水环境出现了水温偏高长参差不齐,导致寄生性疾病发生;投喂饵太多易发生和氧量偏低两个不利因素,鱼体代谢强度和饵料效率都残饵污染,增加氧气的消耗量及各种传染病发生机会。会降低,长此下去会严重地影响生长,甚至引起死亡。水必须根据水温、鱼体状况、溶氧等因素科学合理地投喂。温18℃以下,生长一般不会受到水温和溶解氧的影响。在适宜的条件下鱼种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9%左右,日因此在鲑鳟鱼养殖选择水源时要选择泉水和水质清新投铒次数6~8次;成鱼日投饵量占鱼体重的2.50%左的河水,水温以10~18℃为宜。右
4、,日投饵次数3~4次。并且要注意饵料粒径与鱼体规1.2溶解氧鲑鳟鱼喜栖高溶解氧水域,当水中溶氧低格相适应,一般饵料粒径为所喂鱼口裂2/3为佳。于3mg/L时,会出现大批死亡,该值为夏季的致死点;低4.2日常管理在养殖过程中,日常必须坚持勤观察、于5mg/L时,呼吸频率加快,感觉不适;要使鲑鳟鱼良好勤巡塘,观察水质变化、鱼类的活动、摄食情况、有无病生长,水中溶氧最好在6mg/L以上;到9mg/L以上生长速害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做好各项工作记录。残度较快。掌握饲育用水溶解氧的变化规律并适时予以调饵及粪便里的氨氮和亚硝酸盐,是鲑鳟鱼的致毒物质,节,避免各种因素的刺激
5、,保持安全的溶解氧环境是保容易引发与缺氧状态相同的厌食症状,因此应定期清洗证养殖效果的关键。池底(每周1次)。饵料投喂前要过筛,筛出碎料粉,减少1.3水质影响鲑鳟鱼生长的水质因素很复杂,主要是饵料对水环境的污染和对鱼类鳃部附着的危害。水源不水的酸碱性和氨氮(NH3)浓度。鲑鳟鱼对pH的耐受范围足、池水水温高时,可利用增氧设备和补充地下水增加是5.50~9.20,适宜范围是6.50~7.50,酸性特别是强酸水中溶氧,降低水温。要经常清除鱼池周围的垃圾、水面性环境会使鲑鳟鱼生长受到抑制。建设鲑鳟鱼养殖场上的漂浮物等,改善和保持鱼池周边环境条件,减少周时,应对水源的环境情
6、况进行全面的了解。围环境对鲑鳟鱼生长的不良影响。2建设符合健康养殖需求的鱼池结构5做好鱼病防治鲑鳟鱼养殖池以长方形、四角圆钝的结构为佳,没有鲑鳟鱼常见的疾病有营养性疾病、体外寄生虫病、死角,走水合理,鱼可在垒池均匀分布,鱼池宽4m,长不超水霉病、细菌性烂鳍病、烂腮病、肠炎等,其中以营养性过l5m为好。鱼池排水口设置一层拦鱼栅,两层闸板,采用疾病最为常见,其次是小瓜虫病和三代虫病。倒虹吸式排水,这样有利于底部污物排出。鱼池供水应采当鱼健康状况不佳时,鱼会离开群体,游到排水处用并联供水方式,减少鱼体发病交叉感染机会。鱼池供水或在池壁、池底缓慢游动。不健康的病鱼体色发暗或
7、变条件不好,采用串联鱼池供水的,应在排水口下方设沉淀黑,摄食迟钝,食量减少,游泳方式异常或者出现腹部膨池,减少残饵、鱼粪等代谢物对下方池鱼的危害。胀、腮盖外张、鱼体表面局部浮肿,出现白点和白云状黏农业科技与信息4344农业科技与信息2009年第17期食用菌白灵菇废料栽培鸡腿菇技术高顺平,苟永平(陇西县农技中心,甘肃定西748100)近年来,定西市白灵菇生产规模日趋扩大,但由于袋放入室温22~24℃、空气相对湿度65%~75%的条件下紧栽培技术还不够成熟,产量较低,加之其生长周期较长,密排放避光培养,及时翻袋,36~48d菌丝满袋。菌袋中剩余营养较多,造成白灵菇废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