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315374
大小:26.00 KB
页数:1页
时间:2020-03-26
《综合(高中)历史-高中(综合)-教学中的导与学.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在《历史与社会》科的教学中,教师应以知识、技能和技巧来引导学生,从而有计划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能力,触动学生的情感,使其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下面,笔者以《商鞅变法》一课的“导”与“学”为例,探讨教师在课堂上如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商鞅变法是历史上一次成功且著名的改革,为秦国政治经济由弱变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这一点上,它与我国的改革开放有异曲同工之处。因此,在教学之前,笔者就有意安排学生通过采访长辈、收集资料等方式了解改革开放前后我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从而明白“变则通,通则久
2、”的道理。学生的畅所欲言,表现出他们对社会变革的浓厚兴趣,同时也在畅谈中学到了更多的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作了很好的铺垫。由于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在正式进入《商鞅变法》教学时,就可以由教师引导,学生自行学习。笔者先请一名学生扮演商鞅,数名学生扮演甘龙、杜挚等大臣,其他学生自愿组建两方的“后援团”,然后围绕要不要变法这一问题,在课堂上展开舌战,让学生体验当时的辩论情形,体会商鞅变法的艰难与决心。组与组、学生与学生之间互相竞争的局面,使学生对“商鞅变法的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对如何变法也有了自己的想
3、法。此时,笔者趁热打铁,把活动归纳小结,立刻进入第二阶段的教学,通过学生发言、教师串讲的方式,一步一步把商鞅变法的措施总结出来。 这样一来,整堂课不仅结构明晰,进程也行如流云,取得了极好的教学效果。应该说,教师的“导”在此起了事半功倍的作用。当然,取得这样的效果需要教师科学的引导,就本堂课而言,笔者紧紧抓住“变革”二字,从学生容易占有的资源和能够感受的体验出发进行引导。可见,教师在“导”上有所创新,学生才能被教师的问题吸引,才能开展积极的思维活动,形成较强的兴趣爱好,“学”才能真正得以落实。相反
4、,教学中如果教师“导”的作用不强,不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就会产生不愿学的心理,学习始终处于被动、应付状态,即使教师的本领再高明,收效也将是很微小的。 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教学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这对教师的“导”提出了新的挑战。为推动教学事业的蓬勃发展,作为教师,应选好正确的“导”向,“导”出水平,“导”出精彩,从而使学生“学”得积极,“学”得自如。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