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高中文科数学公式大全(精华版).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工程资料-天天文库。
1、高中数学公式及知识点速记一、函数、导数1、函数的单调性(1)设那么上是增函数;上是减函数.(2)设函数在某个区间内可导,若,则为增函数;若,则为减函数.2、函数的奇偶性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都有,则是偶函数;对于定义域内任意的,都有,则是奇函数。奇函数的图象关于原点对称,偶函数的图象关于y轴对称。3、函数在点处的导数的几何意义函数在点处的导数是曲线在处的切线的斜率,相应的切线方程是.*二次函数:(1)顶点坐标为;(2)焦点的坐标为4、几种常见函数的导数①;②;③;④;⑤;⑥;⑦;⑧5、导数的运算法则(1).(2).(3).6、会用导数求单调区间、极值、最值7、求函数的极值的方法是
2、:解方程.当时:(1)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大值;(2)如果在附近的左侧,右侧,那么是极小值.分数指数幂(1)(,且).(2)(,且).第8页(共8页).根式的性质(1).(2)当为奇数时,;当为偶数时,..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1).(2).(3).注:若a>0,p是一个无理数,则ap表示一个确定的实数.上述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性质,对于无理数指数幂都适用..指数式与对数式的互化式:..对数的换底公式:(,且,,且,).对数恒等式:(,且,).推论(,且,).常见的函数图象二、三角函数、三角变换、解三角形、平面向量8、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9、正弦、余弦的诱导公
3、式的正弦、余弦,等于的同名函数,前面加上把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的正弦、余弦,等于的余名函数,前面加上把看成锐角时该函数的符号。10、和角与差角公式;;.第8页(共8页)(平方正弦公式);.=(辅助角所在象限由点的象限决定,).11、二倍角公式...公式变形:12、三角函数的周期函数,x∈R及函数,x∈R(A,ω,为常数,且A≠0)的周期;函数,(A,ω,为常数,且A≠0)的周期.三角函数的图像:13、函数的周期、最值、单调区间、图象变换14、辅助角公式其中15.正弦定理 :(R为外接圆的半径).16.余弦定理;;.17.面积定理(1)(分别表示a、b、c边上的高).(2).
4、(3).第8页(共8页)18、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在△ABC中,有.19、与的数量积(或内积)20、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A,B,则.(2)设=,=,则=.(3)设=,则21、两向量的夹角公式设=,=,且,则(=,=).22、向量的平行与垂直设=,=,且..*平面向量的坐标运算(1)设=,=,则+=.(2)设=,=,则-=.(3)设A,B,则.(4)设=,则=.(5)设=,=,则·=.三、数列23、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项的和的关系(数列的前n项的和为).24、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25、等差数列其前n项和公式为.第8页(共8页)26、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27、等比数列前n项的和公
5、式为或.四、不等式28、已知都是正数,则有,当时等号成立。(1)若积是定值,则当时和有最小值;(2)若和是定值,则当时积有最大值.五、解析几何29、直线的五种方程(1)点斜式(直线过点,且斜率为).(2)斜截式(b为直线在y轴上的截距).(3)两点式()(、()).(4)截距式(分别为直线的横、纵截距,)(5)一般式(其中A、B不同时为0).30、两条直线的平行和垂直若,①;②.31、平面两点间的距离公式(A,B).32、点到直线的距离(点,直线:).33、圆的三种方程(1)圆的标准方程.(2)圆的一般方程(>0).(3)圆的参数方程.*点与圆的位置关系:点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
6、第8页(共8页)若,则点在圆外;点在圆上;点在圆内.34、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有三种:;;.弦长=其中.35、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图形、定义、标准方程、几何性质椭圆:,,离心率,参数方程是.双曲线:(a>0,b>0),,离心率,渐近线方程是.抛物线:,焦点,准线。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36、双曲线的方程与渐近线方程的关系(1)若双曲线方程为渐近线方程:.(2)若渐近线方程为双曲线可设为.(3)若双曲线与有公共渐近线,可设为(,焦点在x轴上,,焦点在y轴上).37、抛物线的焦半径公式抛物线焦半径.(抛物线上的点到焦点距离等于它到准线的距离。)
7、38、过抛物线焦点的弦长.六、立体几何39.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共面二直线无交点;(2)转化为二直线同与第三条直线平行;(3)转化为线面平行;(4)转化为线面垂直;(5)转化为面面平行.40.证明直线与平面的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直线与平面无公共点;(2)转化为线线平行;(3)转化为面面平行.41.证明平面与平面平行的思考途径(1)转化为判定二平面无公共点;第8页(共8页)(2)转化为线面平行;(3)转化为线面垂直.42.证明直线与直线的垂直的思考途径(1)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