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

ID:52270677

大小:1.14 M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6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_第1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_第2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_第3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_第4页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32卷第2期铀矿地质Vo1.32NO.22016正3月UraniumGeologyMar.2016DOI:10.3969/j.issn.1000—0658.2016.02.007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吴曲波,李子伟,潘自强(核工业北京地质研究院,北京100029)[摘要]针对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的难点,开展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解释技术应用研究。通过大量野外地震勘探和数据处理、解释试验工作,总结了适用于该区砂岩型铀矿的地震探测技术方法,提高了地震勘探在砂岩型铀矿找矿中的应用效果。[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砂岩型铀矿;地震勘探[文章编号]1000—06

2、58(2016)02010407[中图分类号]P631.4[文献标志码]A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地区是我国主要分辨率、高效率的地球物理勘探方法已广泛的产铀区带之一,了解其地层展布特征、构应用于石油、天然气、煤炭、金属矿等资源造和砂体分布情况对该区的砂岩型铀矿勘查勘查领域,大量成功实例展现了地震勘探法具有重要意义。近些年,核工业系统许多单的探测效果]。本文针对鄂尔多斯盆地东胜位在该区开展了大量化探、放射性物探、电砂岩型铀矿区,开展地震数据采集、处理和磁法勘探和钻探等工作l】],以求查清与铀成解释技术应用研究,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矿相关的地质问题,但仍然存在诸多待解决的问题。其中,化探和放

3、射性物探能够快速1研究区概况有效地圈定地表异常,但这两类方法属于地研究区位于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属于表异常调查方法,测深能力有限;电磁法勘华北地台的一部分。区内沟壑纵横、地形变探虽能大致查明测区地层展布形态以及目标化较大,属于典型的高原侵蚀性丘陵地貌。层顶界面的埋深,但在划分砂岩、泥岩互层据邻区地质填图及钻探资料,区内地层以及探测精度方面均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钻由老至新主要发育:三叠系刘家沟组(T1)、探能够直接获取目标层的岩心,可直观地展和尚沟组(Th)、二马营组(T。e)、延长组现地层的垂向分布,但此方法工作效率低、(T。y),侏罗系富县组(Jf)、延安组(JY)、成本较高。因此,需

4、寻求一种探测方法既能直罗组(Jz)、安定组(Ja),白垩系伊金霍有效解决铀成矿地质问题,又具备经济性和洛组、东胜组,古近系一新近系及第四系。高效性。地震探测技术作为一种高精度、高目标层直罗组为河湖相碎屑岩建造,与[基金项目]南中核集团核心能力提升项目“砂岩型铀矿三维地震勘探技术开发及应用研究”资助。[收稿日期]2014一O4—14[改回日期]2016—01—22[作者简介]吴曲波(1984),男,工程师,硕士,从事铀矿地震勘探工作。E-mail:wdyqthl@163.corn第2期吴曲波,等:鄂尔多斯盆地北部砂岩型铀矿地震探测技术应用研究·105·上覆白垩系地层呈角度不整合接触,与下

5、伏2.1.3解释难点延安组地层呈平行不整合接触,厚度在72~目标层砂体与围岩物性差异小,因此目251m之间,底界面埋深一般在200~800m标层砂体的解释难度较大。之间。直罗组下部岩性以中、细粒长石石英2.2技术方案砂岩为主,局部地段为巨厚层状粗粒长石石近年来,通过不断积累该区砂岩型铀矿英砂岩,具大型交错层理。中上部为厚层状地震勘探的经验,制定了针对上述难点的技灰绿色、蓝灰色粉砂岩、砂质泥岩,夹薄层泥术解决方案:岩及灰绿色砂岩。顶部为浅紫色、紫灰色中一细1)数据采集针对该区表层复杂的施工粒杂砂岩与灰绿色、紫杂色粉砂岩、砂质泥岩条件、浅层地震波能量衰减强、目标层反射互层,砂岩中含泥质包裹

6、体及泥质成分l_6]。波能量弱等特点,通过大量试验发现使用井构造总体上为一南西向开口的箕状向斜,炮震源更容易获取高质量的原始资料,激发地层产状沿走向及倾向均发生变化,地层倾角方式采用单井小药量激发,激发井深需超过1。~5。,断层不发育。低速带,接收方式采用小道距、点式组合接收,同时需提高覆盖次数。2地震勘探面临的难点与技术方案2)数据处理针对本区地震数据的处理2.1面临的难点难点,主要需严控静校正、去噪、反褶积、2.1.1数据采集难点速度分析等关键环节的处理质量,使用初至研究区地震地质条件复杂,具体如下:折射波静校正技术、多种叠前去噪技术、组1)表层地震地质条件研究区冲沟发合反褶积技术

7、、精细速度分析等处理手段可育,沟谷两边地形标高差达10rn,谷深在10提高地震资料的信噪比和分辨率。m以上,个别深谷的谷底深达1O0rn,施工条3)资料解释首先,依据测井数据和钻件较差,震源车行进困难;孔资料标定合成地震记录层位;其次,需结2)浅层地震地质条件该区第四系厚度合相位、频率、振幅等地震属性进行反射波变化较大,第四系主要由冲洪积物、残坡积组对比、同相轴追踪等构造解释;最后,基物、风积砂等组成,对地震的激发、接收和于上述地层、构造解释成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