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60635
大小:1.77 MB
页数:21页
时间:2020-04-03
《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课件_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三课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亳州三中马娟第三课多彩的消费第二框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教学目标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识记四种消费心理和评价各消费心理。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参与经济生活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框学习,对学生进行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教育,使学生树立环保和绿色消费的理念,从而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案例分析:时间来到了2012年,我看到学校的车一天天增多,很多女教师都自己开车来上班,我心理也痒痒的,由于刚还完房贷,现在手里只有几万元存款,只能买普通的国产两厢车,心理很犹豫。A说奇瑞风云2与众不同,不错,如果改成越野车就显得更独一无二了,太俏皮了。B却认为要买就奥迪、宝马之
2、类高档一点的车,那样谁都会羡慕你,多气派,钱少怕什么,不是可以贷款吗?那么多女教师都开好车,你开奇瑞?在师生面前多丢脸。C提醒:能源紧缺,污染严重,要买低排量、低排放的车,低碳生活嘛。B反驳,低排量是低档车的象征。能源紧缺与我无关,只要我有钱加油就行了。D建议我买这款车,价格便宜节油环保,操控方便实用。E坚持认为我应该像他一样买部二手车,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嘛!勤俭节约永不过时七嘴八舌给建议思考:“我”、A、B、D分别是什么消费心理?标新立异与众不同心理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特点跟风随大流炫耀盲目符合实际、实惠利健康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可以带动一个产业的发展展示个性
3、、推动新工艺新产品的出现无对个人和社会都有利无弊不健康不合理的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会误导经济的良性发展过分标新立异代价大,社会不一定认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实用,对个人生活不利态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坚决反对大力提倡做理智的消费者盲目从众不可取,过分求异吓死人。虚荣攀比活受罪,理智求实乐融融。我们的不良消费心理你来帮你“治疗”1、问题:你觉得B建议我买高档车的消费方式理智吗?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2、问题:你认为“我”购车的动机理智吗?为什么?3、问题:你觉得C的“买低排量低排放的车”的消费观点理智吗?你赞同B的“能源紧缺不关我事”的观点吗?4、问题:你如何认识E的“勤俭节约永不过时”
4、观点?要求:在自己经济能力可承受的范围内消费。这里的“入”=当前收入+未来收入预期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原则1、问题:你觉得B建议我买高档车的消费方式理智吗?为什么?我们该怎么办?认为要买就奥迪、宝马之类高档一点的车,那样谁都会羡慕你,多气派,钱少怕什么,不是可以贷款吗?那么多女教师都开好车,你开奇瑞?在师生面前多丢脸。反对超前消费滞后消费2、问题:你认为“我”购车的动机理智吗?为什么?该怎么办?在消费过程中,你是否容易受“打折促销”活动的诱惑?你是否有因冲动消费而买后悔东西的时候?怎样才能避免这些情况的发生?消费反思“三个避免”提示:在消费过程中应注意避免盲目跟风避免情绪化消
5、费避免只重物质消费忽视精神消费的倾向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原则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原则3、问题:你觉得C的消费观点理智吗?你赞同B的“能源紧缺不关我事的观点吗?C提醒:能源紧缺,污染严重,要买低排量、低排放的车,低碳生活嘛。绿色消费:含义、核心绿色消费特征可概括为“5R”节约资源,减少污染(Reduce)绿色生活,环保选购(Reevaluate)重复使用,多次利用(Reuse)分类回收,循环再生(Recycle)保护自然,万物共存(Rescue)1、使用布袋2、尽量使用可再生产品3、双面使用纸张4、不燃放烟花爆竹5、随手关闭水龙头6、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7、一水多用8、随手关灯
6、,节约用电9、拒食野生动物10、垃圾分类回收11、拒绝过分包装12、使用无铅汽油13、倡步行,骑单车14、少用农药……你的消费行为环保吗?4、问题:你如何认识E的观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原则≠限制消费反对铺张浪费盖茨的消费盖茨到底有多少钱?恐怕他自己也未必清楚。盖茨赚钱的速度,这么说吧,就在他弯腰系鞋带的工夫,帐户上又添了10万美金。这么有钱,他坐飞机却只坐二等舱,穿衣服也只要舒适干净就行。近年来,他平均每年给公众事业捐献10多亿美元,而且已立下遗嘱,要把绝大多数遗产捐献给慈善机构和大学。争做理智的消费者一个人的消费观可以影响一个家庭的命运一群人的消费观可以影响整个社会甚至
7、整个国家的兴亡让我们行动起来,成为绿色环保的时尚消费者!树立正确消费观构建和谐社会课堂小结消费心理消费原则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特点、评价?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含义、核心)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探究与实践根据所学知识设计一份个人消费的月度计划课后延伸谢谢指导再见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