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pdf

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pdf

ID:52256320

大小:151.7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6

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pdf_第1页
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5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5.2014(第42卷)Heilong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otalNo.42)文章编号:1007—7596(2014)05—0223—02石漠化及其治理对策研究丁献文(贵州省盘县红果镇水利水保站,贵州六盘水553537)摘要:石漠化是我国三大灾害之一,在喀斯特山区普遍存在,引起破坏性大所以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关注。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与石漠化现象的矛盾变得越来越大,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文章主要阐述了石漠化现象产

2、生的原因以及治理措施。关键词:石漠化;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治理;对策中图分类号:X171文献标识码:B1石漠化2石漠化的成因1.1概念形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水土流失严重,人地(无土、无水、无林)石漠化是指在湿润地区,碳矛盾成为了治理石漠化最大的一个难题。统计分析酸盐岩发育的喀斯特脆弱生态环境下,由于人为干显示,人为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中,过度樵采形成扰造成植被持续退化乃至丧失,导致水土资源流失、的占31.4%,不合理耕作形成的占21.2%,开垦形成土地生产力下降、基岩大面积裸露于地表(或砾石堆的占15.1%,乱砍滥伐形成的占13.4%,过度放牧形

3、积)而呈现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喀斯成的占8.2%。另外,乱开矿和无序工程建设等也加特石漠化不仅破坏生态环境,使土地生产力衰减,而剧了石漠化的扩展,占人为因素形成石漠化面积且严重影响农、林、牧业生产,甚至危及到人类生存,的10.7%。它已经成为制约中国西南地区可持续发展最严重的自然因素是石漠化形成的基础条件。岩溶地区生态地质环境问题。丰富的碳酸岩具有易淋溶、成土慢的特点,是石漠化1.2石漠化的特征形成的物质基础。山高坡陡,气候温暖、雨水丰沛而截至2005年底,石漠化全国发生区域总面积为集中,为石漠化形成提供了侵蚀动力和溶蚀条件。107.

4、14×10km,主要集中在以贵州为中心的桂、因自然因素形成的石漠化土地占石漠化土地总面积滇、川、渝、鄂、湘、粤等8省(自治区、直辖市)。的26%。西南岩溶石山地区石漠化主要分布在较适宜人3石漠化治理类活动的峰丛洼地、峰林洼地和岩溶丘陵中。在西南岩溶石山地区8省(自治区、直辖市)中,石漠化主3.1石漠化治理的原则要发生在滇、黔、桂3省(自治区)。3.1.1全面规划、综合治理按流域分布状况,石漠化主要分布于长江流域采取“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方法,大力进行示和珠江流域,其中长江流域面积最大;按程度分布,范和推广。既要重视生态环境建设,又要把解决本轻

5、度石漠化占石漠化总面积的27.5%;中度石漠化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问题作为治理工作的重点,做到占45.7%;重度石漠化占22.6%;极重度石漠化标本兼治J。占4.2%。3.1.2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收稿日期]2013—12—12[作者简介]丁献文(1966一),男,贵州盘县人,工程师。.——223.——2014年第5期黑龙江水利科技No.5.2014(第42卷)HeilongjiangScienceandTechnologyofWaterConservancy(TotalNo.42)遵循自然规律,密切结合本地的自然和经济、社地表植被是遏制石漠化的重

6、要工具,只有保持会条件,注重创新,突出地方特色。采取“防”、地表的植被才能有效地减少石漠化的发生,实行禁“治”、“保”、“养”多重并举的办法,对轻度石漠化和垦禁伐制度是阻止石漠化再次或继续发生的根本性尚未石漠化但潜在危险很大的土地采取预防措施;制度。对重度石漠化的土地采取封山禁牧育林、植树造林3.2.1.4合理利用水源措施;对中度石漠化的土地采取整治措施;对已经治合理利用水源,保持地表地下水分,才能有效供理好的石漠化土地采取保护措施。给地表植被,有地表植被的存在才能有效遏止石漠3.1.3转变思路,创新模式化的发展,同时,有了地表植被才能较好地涵

7、养水实行新的生态环境建设运作模式。改变传统的源,保持水土,防止石漠化。思路,实行“科技先行,百姓参与,政府支持”的新型3.2.1.5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运作模式。坚持“石漠化治理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建立基本农田保护区保证农民的基本生活用相结合”的原则,改变种粮为主的传统观念,抓住岩地,才能从根本上保证农民的生产生活,这样农民才溶石山地区生态环境多样性的特征,选准适合各地不会去毁林开荒,才不会造成水土流失,造成次生石岩土地球化学环境的多年生经济作物,开发出具有漠化。同时应该在基本农田保护区以外的地方实行严格的禁止毁林开荒制度,一方面可以保持地表植地方

8、特色的产品,通过产业化提高其附加值,带动劳动力的转移,实现可持续发展。被,而另一方面也可以让农民把更多的时间集中在3.1.4依靠科技,运用成果农田的生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