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49503
大小:14.38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5
《蜀相教学反思.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蜀相》教学反思语文是一门充满诗意的学科,语文的本性、本体和本色是诗意,语文的活力、灵魂和生命是诗意,语文的希望、出路和最高境界还是诗意。语文教学要洋溢着浪漫主义情怀,“要有情感激荡于课堂,要有美感震撼于课堂”,必须建构充满诗意的语文课堂。 1、 教材的诗意处理。 语文阅读教学过程其实是以文本为媒,教师、学生和作者心灵沟通的过程,是学生在教师点拨下解读文本,进行“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过程,文本特点不同,具体的探究点就会有所不同。因此,对文本,教师应据其探究点,进行诗意的处理。《蜀相》是经典诗歌,所在单元的教学
2、要求是“以意逆志、知人论世——探究诗歌的内容和主旨”,因此,在处理教材时,我先从外围切入,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淀,引导学生走近作者,走近作者所处的时代。然后通过反复诵读,整体把握情感,大体把握作者的情思。再细细品读,从重要词句,关键意象中去推测作者的本意,进而从作品的整体出发,由表及里地理解诗歌的主旨。 2、教法选择诗意化。 课程标准说:“阅读文学作品的过程,是发现和建构作品意义的过程。作品的文学价值,是读者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得以实现的。文学作品的阅读鉴赏,往往带有更多的主观性和个人色彩。应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去感受体验,
3、重视对作品中形象和情感的整体感知与把握,注意作品内涵的多义性和模糊性,鼓励学生积极地、富有创意地建构文本意义。”谢榛《四溟诗话•卷三》说了一段耐人寻味的话:“江南诸郡造酒,皆以曲米为料,酿成则醇味如一。善饮者历历尝之曰:‘此南京酒也,此苏州酒也,此镇江酒也,此金华酒也。’其美虽同,尝之各有甄别,何哉?做手不同故尔。”同样,我们对一篇文章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教法。但是教法的选择必须以学生的年龄特征、情感流向、思维状态、元认知差异等要素为前提,只有如此才能激活学生的情智,在语文课堂真正实现“诗意的教学”。基于这种认识,我在教学前先
4、安排学生预习,自己主动思考,全班筛选出以下五个典型问题:⑴此诗写诗人在诸葛祠凭吊,为什么题目用“蜀相”而不用“诸葛祠”?⑵“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中为什么用“自”与“空”字,好在哪里?⑶“锦官城外柏森森”中的“柏”有什么特殊用意吗?⑷颈联上下句的关键词的分别是什么?为什么从这个角度概括诸葛亮的功绩?⑸“英雄”包括杜甫吗?为什么诸葛亮的结局“长使英雄泪满襟”?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体悟诗歌情感,拓展诗歌的内涵,最大可能地与诗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同时通过反复诵读,品味诗情,浸入诗境;通过比较
5、赏析,加深理解;通过读写结合,拓展延伸。这些方法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上课兴趣,也教会了学生如何去用心体验文学作品的美感。 3.内涵的扩展富有诗意。 生活有多大,语文就有多大,语文教师最重要的是诗意地扩大语文内涵。“教材无非是例子”,教学如果仅仅关注于课本,视野未免太小。因此,在教学中,我设置了课外延伸这一部分,让学生在立足课文的前提下,用心贴近作品,感觉作品的呼吸,写出赏析文,进一步与作品、作者进行交流,体会审美愉悦,收获浓郁诗意。所以,作为教师不仅要珍惜学生的感悟、体验,更要保护他们的智慧火花。认真备课,把
6、握重、难点,完成教学任务固然很重要,但我认为更重要的是把语文教“活”、让学生“活”好,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灵魂。而这个“活”,就是要学生动起来。勇于打破常规。只有这样的教学行为,才更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潜能。才能打破单纯的知识的灌输,而成为能力的培养,产生有效的、高效的课堂教学。“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如果教师死守预设教案,那么再好的教案也会成为束缚教学的桎梏。活生生的学生也会变成课本的奴隶。课堂灵活地放开一些,反而更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更能活跃思维,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收到良好的效果。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