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

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

ID:52249151

大小:404.65 KB

页数:11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1页
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2页
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3页
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4页
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998-2014 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150B50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998—2014代替DB34/T998-2009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TheRulesofculturetechnologyforlarvaeandjuvenilesoftshelledturtle2014-02-17发布2014-03-17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998—2014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代替DB34/T998-2009《无公害食品池塘仿生态稚鳖与幼鳖养殖技术操作规程》。

2、本标准与DB34/T998-2009相比主要技术变化如下:——稚鳖与幼鳖池的结构、晒台、饲料种类做了创新性修改;——增添了温室空气和温度调节、新建水泥池去碱、配套设施、防盗、放养前温差调节、人工隐蔽物、纳米微孔增氧设备、微流水循环净化,检测温室水体透明度、酸碱度、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COD等指标内容;——对放养密度等技术内容做了修改。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安徽省农业科学院水产研究所、安徽省鳖类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工程技术研究

3、中心、安徽省喜佳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本标准主要起草人:蒋业林、王永杰、李翔、侯冠军、刘大红、程云生、陈华良、程维立、赵祖芳、桂久利、许洪才。IDB34/T998—2014中华鳖稚、幼鳖养殖技术规程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中华鳖(TrionyxSinensis)稚幼鳖池的设计与建造、配套设施、稚幼鳖养殖、疾病防治等技术要求。本标准适用于以中华鳖为主的稚幼鳖养殖。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

4、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1607渔业水质标准GB/T18407.4农产品安全质量无公害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SC/T1047中华鳖配合饲料NY5051无公害食品淡水养殖用水水质NY5071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NY507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3稚幼鳖池的设计与建造3.1地点的选择养殖场选址要求阳光充足,避风向阳,环境安静,水源充沛无污染,环境符合GB/T18407.4规定,水质符合GB11607和NY5051规定。3.2鳖池要求3.2.1室外池养殖池底土质以砂壤土为宜,底泥厚不超过1

5、5cm,要求池底平坦。稚鳖池深0.8m~1.0m,蓄222水0.4m~0.5m,面积50m~100m为宜。幼鳖池深0.8m~1.0m,蓄水0.6m,面积600m~10002m为宜。3.2.2温室池22温室可采用钢架结构与塑料大棚结合建设,稚幼鳖池采用砖混结构,面积为2m~4m,池深0.7m~0.9m,水深0.4m~0.5m,池壁垂直,池底锅底形,池角呈弧形,有独立的进水和排污系统,有完善供热控温、排气调湿和供氧系统。池内1/3~1/2面积悬挂隐蔽栖息网片,沿操作通道池边铺设瓦楞板食台。3.3防逃设施

6、1DB34/T998—2014室外池沿鳖池四周距岸边30cm~50cm建设防逃墙和防逃网。防逃墙材料可选用砖砌墙、石棉瓦或铝板等,防逃墙高40cm~50cm,砖砌墙需顶端出檐10cm~12cm,外围使用聚乙烯网片设防逃网,高1.5m~1.8m,底部埋入土中10cm~15cm,每隔2m~3m,用竹、木棍或钢筋等材料固定。3.4晒台晒台(兼食台)可用以下材料和设置方法:a)温室和室外池在离塘埂1.0m~2.0m处设置网片晒台,网片用钢丝绷紧成长方形平面,上端固定在鳖池埂,下端用支架固定,斜置网面,使网片

7、与水面夹角为20º~30º,4/5露出水面,1/5没于水中;b)室外池在背风向阳的一边利用砖砌成与地平面成30º斜坡,或用长2.0m~3.0m,宽1.0m~1.5m竹板、水泥板或石棉瓦固定与地平面成30º,1/3入水;4配套设施4.1人工隐蔽栖息物人工隐蔽栖息物选用聚乙烯折叠网片,温室池间距0.2m,室外池间距1m~1.5m。4.2纳米微孔增氧设备a)配置微孔增氧系统,室外池每6670㎡配备2.2kw罗茨风机一台,室内池每2000㎡配备2.2kw罗茨风机一台;b)用3.0m长的纳米曝气管做一个圆盘,

8、室内池每池设置一个圆盘,室外池每20㎡设置一个圆盘。4.3微流水循环净化系统a)在鳖池进水口处设置水平的PVC微流注水管(管径40㎜,管四周钻孔,孔径6mm间距2cm);b)在鳖池设置垂直、管径80㎜的PVC溢水管,溢出污水进入沉淀池、净化池,净化后的水回流进入养殖池。5稚、幼鳖养殖5.1新建水泥池去碱新建水泥池可选择两种方法去碱:a)用10%冰醋酸洗刷水泥池池底和四壁,然后注满水浸泡3d~5d;b)可将水泥池注满水浸泡10d~15d,每2d~3d换水1次。c)脱碱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