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3564
大小:26.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2-06
《土方工程作业指导书》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土方工程作业指导书土方施工作业指导书提要:土压力确定后,即可按受力分析设计确定柱桩、斜撑的断面、间距及挡土板所用材料和厚度。柱桩、斜撑根据工地情况可用木枋、预制砼柱及钢管等;挡土板一般采用旧木模板,迎土面以较为光滑为好。更多精品来自行政 施工方法及操作注意事项 一、机械挖(填)土 1、土方开挖前,应做好拆迁障碍物、设置排、防水措施等工作,并保证施工现场供 水、电、风及道路畅通。 2、基坑开挖程序一般是:测量放线→切线分层开挖→排降水→修坡→整平→留足 顶留土层等。相邻基坑开挖,应遵循先深后浅或同时进行的施工程序。 3、开挖基坑时,首选开挖
2、机是反铲,当斗引一次到不了基坑底的,可以分层开挖, 开挖至基底时,四周边缘应顶留三角土人工外挖;如遇面积较大的基坑也可采用正铲 或其他机械,正铲开挖应先形成一条先锋槽,再向两侧开挖,一般先锋槽一次到位。 4、适合反铲开挖的基坑,反铲履带前缘距挖方边缘最小距离应达到800mm。 5、高度在5m以内的基坑放坡开挖,如坡顶距挖方边缘lm之内无荷载,坑壁不需 支撑,其边坡比(高:宽)按不同土质分别控制为: 中密砂土及降水后软土l:1; 中密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砂土)1:0.75; 硬塑的粉土1:0.67; 中密碎石类土(充填物为粘性:上)1:o
3、.5; 硬塑的粉质粘土1:0.33; 老粘性土、软石1:0.1; 坡顶距挖方边缘1m之内有重物堆载或经常行驶重车应按规范参照以上值适当 放缓边坡; 雨季施工或地下渗水量大,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基坑边坡采取护面措施。 P8页缺 Zo:--计算点离换算后的土"顶面"距离。 土压力确定后,即可按受力分析设计确定柱桩、斜撑的断面、间距及挡土板所用材料和厚度。柱桩、斜撑根据工地情况可用木枋、预制砼柱及钢管等;挡土板一般采用旧木模板,迎土面以较为光滑为好。 关于桩基围护及降排水系统,应单项作施工组织设计,本指导书不再赘述。 结构类型填土部位压实系数
4、Lc 砌体承重结构和框架结构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O.96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0.93~0.96 筒支结构和排架结构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内 0.94~0.97 在地基主要持力层范围以下 O.91~O.93 一般工程基础四周或两侧一般回填土 土O.90室内地坪、管道地沟回墒土 0.90 一般堆放物件场地回填 0.85 8、机械填土方,要求由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虚厚度一般不大于3填土明压实(密实度)要求见表。 填土明压实系数λc(密实度)要求 注:压实系数Ac为土的控制干密度Pd与最大干密度Pd的зx的比值。
5、 填土区如有地下水或滞水,应先在四周设置排水沟和集水井,施工期间应将水位降至填土方以下。 二、人工挖(填)土 1、机械挖土方,为避免超挖,在设计标高面上预留200-300mm厚用人工挖除;机挖边坡应比规定坡度略缓,然后用人工修整。 2、人工开挖沟槽土方,当沟槽深度大于1.2m时,一般应在沟槽内侧设支撑如图示。 但如是坚硬的粘土,或充填物为粘性上的碎 石类土,开挖深度在2m以内,可不作支撑。 3、开挖深度在3m以内,挡土板允许适当间 隔,立柱采用支模用的木枋,止柱间距一般在1. 5m左右,水平支撑用木楔同立柱顶紧;如挡土板图P10页
6、采用旧木模水平放置时,也可采用钢管立柱、钢管 水平撑。2m~3m深沟槽,应分层开挖,当挖至1m 1.5m后,进行第一层的支撑;支撑毕,再往下开挖第二层。 3m以上开挖,挡土板应连续设置,其他要求同上。如场地允许可以采用放坡办法开挖.(坡比见一.5.) 4、人工填士方一般用手推车送土,从场地最低处开始,自下而上分层铺填,每层铺 土厚度按以下规定; 采用木夯分实:砂质土不大于300mm: 粘性土不大于200mm。 采用打夯机械:任何土质均不大于300mm。 5、分段填筑时,交接处应填成阶梯形,该处土方虚铺时比规定标高略高30-50mm,加
7、强夯实至规定标高。 墙基及管道回填应在其两侧用细土同时回填,防止墙基及管道中心线偏移。 三、深基础施工 重大工程项目的地下深基础土方开挖施工,必须预先做好围护和止、排水等施工方案,井要通过当地行业主管部门的有关专家论证。 深基础土方开挖,必须根据当地上质情况作好具体的止、排水措施。在淤泥质土壤中,可根据情况设置钢筋混凝土搅拌止水桩等;在粉砂、轻亚粘上等渗透系数较小的 土层中,可根据情况设置轻型井点降水;在杂填土中,可根据情况设置不同类型的集水井,进行地表水等的截流。 在基坑内可设置明沟排水或敷设暗沟导水。 当采用机械挖土时,地下水位应经常
8、低于开挖底面不少于0.5m。 地下室土方在开挖过程中,应严格做好基坑周围的沉降观测和变形观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