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234484
大小:37.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20-03-25
《五年级语文上册集体备课.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四年级(上册)数学组集体课活动记录时 间:2012年9月18日主 备 人:顾国安教研组长:陈韦参加人员:四年级数学组全体教师教研内容:万以上数的整理复习教材分析:通过这一阶段教学“万以上数的认识”,学生已具备了大量的关于数的认识的直接经验,尤其对数的组成和计数单位有了较深的了解。学生逐步认识到数的产生与发展都是生活实践的需要,认识这些数是为了用它来交流并解决实际问题,并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教学目标:1 通过整理“万以上数的认识”这一单元,使学生对各个知识点有个系统的梳理与巩固。2 进一步培养学生数感,发展学生概括能力和分析判断能力。重点:数的
2、概念、读写书的方法,改写和省略的方法。难点:数中间和末尾有0的读写法及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讨论记录:陈韦老师 :学生对“数位”和“计数单位”的概念分辨不清,还应重点讲解,数位是个位、十位、百位、千位……,它是计数单位所占的位置。杜建华老师: 注意理解“相邻”两个字,只有相邻的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才是10。 徐翠华老师: 在写数时,学生往往不知道在什么地方写“0”,首先要看清题目要求,要一级一级的看,把题目看懂后,再一级一级的写,读数时,虽然只读一个“零”,但可能连续写几个“0”,要分别写出来。 顾国安老师:求近似数很容易与改写用“万”“亿”作单位的数相混肴,应让学生理解
3、二者的区别,把万以上的书改写用“万”“亿”作单位是直接省略尾数添上“万”或“亿”字。改写后只是计数单位变了,数字的大小不变;而求近似数不仅是省略尾数并在末尾加上“万”或“亿”字,在此之前还要用“四舍五入”法看一看尾数是直接省略还是向前一位进“1”,因此求近似数是把一个数变成了近似数,数的大小发生了变化。 杜建华老师:省略“万”或“亿”为后面的尾数求近似数,需要注意的是要先分级,确定好是几位数(这样确定了千位或千万位上的数)再用“四舍五入”法求近似数。陈韦老师总结: 本次教研活动,组内老师各抒己见,集思广益,研讨氛围浓厚,对本单元的各个知识点进行梳理,并对重难点有了很好的解
4、决策略,达成了共识,为今后的教学做了很好的铺垫。 时间:2012年9月12日地点:五年级组办公室主讲人:杨丽清参备人:彭金国成继蓉游建华备课内容:第二单元多边形的面积计算一、讨论发言游建华: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时,考虑到学生已经具有“通过转化推出面积计算方法”的意识和经验,缺少的仅是具体的转化方法,所以教材着重指导“怎样转化”。这部分内容安排了两道例题。例4通过计算平行四边形中三角形的面积,启发学生领悟到:一个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反过来,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例5则通过分组操作,引导学生再次经历“猜想、验证、初步归纳、分析推理、得出
5、公式”的过程。 彭金国:以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为例,首先要让学生体会到:要求三角形的面积,可以先想办法把它转化为平行四边形或长方形。而这一点可以通过例4的教学得以实现。教学时,可以先让学生用公式或数方格算出图中每个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再让学生直观判断每个涂色三角形的面积。使学生在判断以及表达判断理由的过程中初步认识到:平行四边形可以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由此,启发学生进一步思考:是不是所有的平行四边形都能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呢?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验证此前的初步认识。 成继蓉:例如,第23页第4题,图中长方形的面积是15平方厘米,要使画出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
6、键是让平行四边形底与高的乘积等于15;要使画出的三角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三角形底与高的乘积等于30(15×2);要使画出的梯形面积与这个长方形相等,关键是让梯形上、下底之和与高的乘积等于30(15×2)。年级数学《空间与图形》集体备课活动记录时 间:12月20日地 点:六年级数学组办公室主备人:王海英记 录:陈方琼参加人员:六年级组全体数学教师过程:王海英:“空间与图形”板块是把小学数学中学过的平面及立体图形的集中整理与复习。意在通过回顾平面及立体图形面积、体积等计算公式的推导,沟通各图形之间的联系。同时探索计算公式间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研讨:向莺
7、舞:兴趣是学习成功的动力,通过图形,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明确各种基本平面图形的形状特点,使学生很快进入有目地的探究状态。陈方琼:通过复习旧知,对平面图形面积的知识进行回顾,起到很好的铺垫作用,便于学生更好地完成后面的学习任务。张清勇: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知识的整理过程,经历系统整理和复习所学数学知识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进一步感受平面图形的内在联系。学生在小组内交流方法,集体总结方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将知识点重新建构,形成知识网络。向莺舞:让学生自己动手摆网络图,实现对旧知的重新组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