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

ID:52233225

大小:324.85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5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_第1页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_第2页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_第3页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_第4页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_第5页
资源描述:

《DB34∕T 2717-2016 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ICS65.020.30B44DB34安徽省地方标准DB34/T2717—2016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Thebiologicaltreatmentofcowdungtechnicalspecification(earthwormbreeding)文稿版次选择2016-09-27发布2016-10-27实施安徽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34/T2717—2016前言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本标准由合肥丰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安徽省农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合

2、肥丰色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陶敬、闫晓明、何成芳、朱鸿杰、黄继胜、陈志豪、陆钰、董雪云。IDB34/T2717—2016牛粪的生物处理技术规程(蚯蚓养殖)1范围本标准规定了牛粪生物处理中蚯蚓养殖的场地设计、蚯蚓品种的选择、饵料的组成、养殖条件、饲养管理等。本标准适用于适度规模养牛场牛粪的处理。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16

3、548病害动物和病害动物产品生物安全处理规程GB5001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畜禽标识和养殖档案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令第67号)3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适度规模养牛场指年存栏在50-5000头牛以上的养殖场。3.2产茧量种蚓分泌某种物质做成的壳,是形成幼虫之前的状态。3.3孵化率蚓茧的孵化比率。3.4蚯蚓粪蚯蚓食用牛粪后排泄的粪便与基质残渣组成的混合物。1DB34/T2717—20164牛粪处理4.1牛粪收集采用干清粪的方式人工收集,清粪比例宜控

4、制在95%,尿液和管理用水则进入污水处理系统。4.2养殖基质的制作人工收集的牛粪通过专用运粪车经污道转运到堆粪场,与稻草秸杆混合组成饵料即养殖基质,稻草秸杆切成1~4cm的小段,牛粪和稻草秸秆按照重量份6:4混合发酵,同时混合物中加入质量百分比为10%的除臭发酵菌液105~135mL,在第一次翻堆以及第二次翻堆时再分别加入35~45mL质量百分比为10%的除臭发酵菌液,每隔5天翻堆一次,自然堆制发酵15天即成蚯蚓养殖基质。5蚯蚓养殖5.1养殖场地选址要求蚯蚓采用露天养殖,场地与堆粪场距离以50m为宜;与养殖场距离以1K

5、m为宜,且场地应平整,排水设计应符合GB50014的要求。5.2养殖床的设计养殖床是采用“垄”的形式,宜按照1m×20cm(宽(W)×高(H))铺设养殖基质,接种蚯蚓后上面再覆盖10cm的基质,垄间距与垄宽应为1:1。5.3蚯蚓品种选择选择繁殖倍数高、生长能力强、适合人工养殖的蚯蚓品种,例如“大平2号”、“大平3号”。5.4蚯蚓接种密度根据,蚯蚓的产茧量和孵化率确定,养殖密度宜控制在每平方米1万条左右。5.5养殖环境要求养殖环境的温度控制在15℃~27℃(养殖基质的温度),湿度控制在60%~70%,pH控制在6~8之间

6、。为了创造最佳温度,冬季扣塑料大棚或盖塑料布,白天把塑料布四周揭开,早晚及时盖好,并要及时浇水保湿;夏季盖稻草,每天浇一次水为宜。5.6养殖基质的补充每月给料2次,上料前先翻堆,每次给料厚度宜为10厘米,勤翻,应始终保持基质新鲜透气。5.7轮换更新种蚓宜每年更新一次,养殖床宜每年更换一次,以保蚓群的旺盛,更新的种蚓可以出售;养殖床残余物则可作为肥料。6蚯蚓采收2DB34/T2717—20166.1采收时间当密度达到2~3万条/平方米,80%个体达到0.3克以上时宜采收。一般夏季每月采收一次,春、秋季节宜每1.5个月采收

7、一次,冬季之前,采收个体较大的成蚯蚓,留下一部分种蚓和小蚯蚓,同时把基质床加厚到50cm左右,盖好塑料布,让蚯蚓自然过冬,天气转暖时再拆堆养殖。6.2采收方法采用自然光照法。采收前24小时宜浇足水,不可过干过湿,然后将养殖基质的70%集中在水泥地面或塑料布上,利用蚯蚓怕光的特点,逐层扒开,将基质扒净,最后,使蚯蚓集中在底层,达到收集目的。7蚯蚓粪的收集7.1蚯蚓粪组成牛粪经蚯蚓食用后,形成的蚯蚓粪和牛粪残渣统称蚯蚓粪,其中蚯蚓粪的含量占90%以上。7.2蚯蚓粪收集方法蚯蚓粪收集可与蚯蚓的采收或补充基质同时进行。与蚯蚓采

8、收同时进行,蚯蚓收集后的残留物即为蚯蚓粪;与基质补充同时进行,可采用侧方位投料法,即先扒开养殖床上方的基质,在两侧投加基质,利用蚯蚓怕光特点,收集蚯蚓粪。7.3蚯蚓粪质量标准蚯蚓粪应符合NY/T1168畜禽粪便无害化处理技术规范的要求。8环境卫生养殖场地应定期消毒。9病害防治密切观察蚓群健康状况,发生大面积死亡时应执行严格的隔离制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