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

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

ID:52230671

大小:26.64 KB

页数:7页

时间:2020-03-25

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_第1页
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_第2页
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_第3页
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_第4页
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儿童偷窃的心理问题.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一种方案,看好哈!一、教给学生正确的所有权观念低年级学生是个小小的“自我中心主义者”,一般没有很强的归属权观念。与同学相处时,有时不分彼此,他们的行为只是拿别人东西,作为老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关注,倾听学生的心声,要在适当的时候,专门教学生所有权的概念,并能尊重学生的所有权,加深他们所有权的意识,比如可以鼓励他们给自己的一些物品贴上标签,让学生意识到,哪些东西是他的,哪些不属于他,拿之前要先打招呼取得主人同意才可以。二、弄清楚为什么会有学生“偷窃”对于低年级向中年级过渡这一时期,已经开始有所有权的意识

2、了,知道拿别人东西是不对的,这时出现了“偷窃”的行为,可能并不是学坏,而另有原因:(1)想要的东西父母没有满足。有次,美术课要带卡纸,有的学生带了,但有的学生忘了,忘了带卡纸的学生到美术课上就只能看着别人做作业了,那天中午午休时,班上一个学生突然哭了起来,说带来的卡纸全没了,我发动全班学生帮他找卡纸,在这过程中,我发现有个学生的眼神有点恍惚,我把他悄悄带到办公室问他,今天有没有做什么不好的事,他先说没有,我耐心的对他说,老师跟你是好朋友,好朋友之间是可以互相信任的,如果自己的好朋友犯了错误我们也应该要帮

3、助对方的。后来他告诉我卡纸是他拿。因为爸爸妈妈没有买很多漂亮的卡纸给他,他就有直接从别的孩子那拿了。孩子的道德观念并没有那么强,所以对东西的占有欲很容易压倒做错事带来的心理自责。(2)想借此吸引家长或老师的注意。有些家长平时工作较忙,对孩子的关心不够,孩子就有可能通过做一些出格的事让家长注意到自己,这是情感匮乏的表现。(3)借此来表示报复和反抗。有的学生出于对别人的嫉妒,或是受到了成人的批评和斥责,可能会借拿别人的东西来表示不满。如果我们不能细致深入地了解这些根源,只是努力去制止表面现象,常常不能从根本

4、上解决问题。三、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育,让他了解“拿别人东西”的危害年纪小的学生,还没有形成道德观念,老师可以通过一些活动让学生理解,比如讲一讲有教育意义的故事,或者把孩子心爱的东西没收了,让他体会一下自己丢掉东西的感觉。对于心理年龄大一点的学生,可以直接找他聊天,告诉他偷窃是一种可耻的行为,并说明“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和积小成大的道理,一旦学生认识到偷窃对社会的危害,树立起牢固的善恶观念,其内心的向善力量会帮助他早日克服坏习惯。比如,我给学生讲过《一只耳朵》的故事,说一个人在小时候经常拿别人

5、东西,他的妈妈知道后并未告诉他这是不好的事,还夸儿子能干,长大后他因为盗窃罪进了监狱,妈妈来监狱探望他时,他要跟妈妈说悄悄话,却一口把妈妈的耳朵咬了下来,妈妈问他为什么,他说,恨妈妈,为什么在他小时候拿别人东西时没有及时阻止他,让他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这个下场。这个故事,是我在上小学时老师讲给我们听的,时隔多年,记忆犹新,对心灵的触动仍在,也让我感受到,教育的道理,其实都是些大道理、朴素的道理,都是些家常话。道不远人,而大道理就更不难悟识到。所以教育的智慧,大多是一些古老的智慧。古老的智慧存在于经典之中。经

6、典往往比时尚更接近真实。因为它经过了岁月的洗淘和一代又一代社会历史实践的检验。四、要以说服规劝为主,绝对不要态度粗暴,以免引起逆反心理上学期,班上有个家长跟我们交流时说,他去小商品市场批发了很多橡皮放在家里,最近一段时间发现橡皮少了很多。找那位学生了解,原来他把橡皮拿来送班上别的同学了。我很严厉的批评他,却发现了他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很惊诧,心想,才二年级学生就知道叛逆是什么了?但又转念一想,“推以及人,将心比心”,我们作为人类的一分子,分享着共同的人性。共同的人性存在欲我们每一个人的心灵深处,道德教育的

7、价值就在于唤醒和不断提升我们心中的向善性,所以,在教育孩子时,我们该放正自己的心态,客观的看待学生的错误,从他的角度多想想,现在很多家长得知自己孩子犯了错误后,给予的是粗暴,结果往往是适得其反,离家出走的孩子越来越多,如果成人能给予和风细雨的说服教育,孩子多易于接受,也不容易产生抵触情绪。五、不要在别的学生面前讥笑孩子的行为,要维护孩子的自尊孩子拿别人东西被人发现后,如果老师在发现后在班上大声说此事,别的学生可能就会以此来取笑这位学生,从而给孩子自尊心造成严重的伤害。我们对有偷窃行为的孩子要特意观察他们

8、平时的表现和有无反常性格,了解他们偷窃的目的与动机。不要一发现有孩子偷窃,便大动肝火,先在人群中来一番“愤怒声讨”让他们声名狼藉;再加以威吓,动不动便是要送你到公安局,关上几年什么的。这样做的结果往往收效并不大。相反对孩子出现的偷窃行为,应认真分析,找出病根,加以对症下药。不追究他们的以前的行为,热情地爱护和关心他们,让他知道大家仍然相信他,他很快可以成为一个招人喜欢的好孩子。与此同时,老师和家长要经常保持联系,共同配合,使之早日改正错误;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