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

ID:52198788

大小:63.34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24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_第1页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_第2页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_第3页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_第4页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_第5页
资源描述:

《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docx》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1.作业成本法(ABC)概念:作业成本法是一种以作业为基础,以成本驱动理论为基本依据,通过分析成本发生的动因,对构成产品成本的各种主要的间接费用采用不同的间接费用率进行成本分配的成本计算方法。基本原理:作业成本法的理论前提是“作业消耗资源,成本对象消耗作业”。根据这样的理论,我们可以将作业成本法的基本原理概括为:首先深入企业生产经营的过程,分析企业的作业链,划分作业中心。作业在产品的成本归集过程中处于核心的位置。我们首先根据资源动因将消耗的资源归集到相关的作业中去,从而确定作业的成本,之后再根据作业动因把作业成本分配至成本对象。局限性:(1)作业成本法的开发成本和维护成本较高,耗时耗

2、力。采用作业成本法必须准确地设置作业中心,并以此为基础设置责任中心,这对成本计算和成本管理的组织体系都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如果是在一家大型的制造企业中要实施作业成本法,首先需要花费很大的人力和财力来确认作业和作业中心。(2)难以反应实际情况的复杂性。传统的作业成本法中,很多假设并不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作业成本法认为下相同的作业具有固定的成本。然而对于一个制造企业来说,尤其是一个大型的制造业企业,其生产经营的过程和技术工艺是非常复杂的,因此对于每一项作业的确定就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我们无法将每一个生产步骤都划分为一个作业,即使是同一个作业,由于业务类型的不同而发生的成本也不是固定不变

3、的。比如一家企业的物流部门,我们确定了一个作业是“发货”,但是发货业务类型有多种,是整车发货还是拼车发货,是客户自提还是委托发货,是陆运还是水运,使用不同方式导致了每次发货的成本也是不同的。(3)作业成本法成本分配过程具有主观性。由于企业作业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所以作业成本的确定和作业动因的选择并不总是客观的。大多数实施作业成本法的数据往往通过与员工的面谈和调查取得。但当员工在被调查自己在各项活动中投入的时间时,总是认为自己是将100%的时间投入到工作中。没有哪一个员工会报告说自己的某一部分时间没有充分利用而是浪费掉了。那么在计算费用时,实际上就是以公司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为假设前提

4、。但在现实生活中,这是不可能发生的。1.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DABC)2004年,卡普兰与安德森在哈佛工商评论上首次发表他们的最新成果Time-DrivenActivity-BasedCosting.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绕开了ABC中昂贵、耗时耗力并且主观的作业调查,以“时间”作为分配资源的依据。TDABC将时间引入到成本核算中并以此计算出成本动因分配率作为分配标准,需要由经验丰富的管理人员直接估计每个产品、每项业务或者每个客户所花费的资源。基本原理:使用时间驱动作业法,公司只需估计两个参数:一是单位时间产能成本。该指标可以用总的费用除以管理层估计的实际产能;二是某个作业在消耗资源时

5、所消耗的时间,即作业单位时间数量,该指标可以根据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观察得到。两个指标相乘可以得到每单位作业应分担的成本,即成本动因率。最终可以将成本分摊到各个作业中去。如图所示:成本动因率产品作业动因量作业单位时间数量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具体步骤:(1)估计单位时间产能成本首先,管理人员需要通过丰富的经验和根据观察来直接估计所有资源的实际产能。比如公司的一个员工的理想工作时间是一天8小时,每周40个小时,但是管理人员根据经验可以看出,除去员工休息、培训等时间,实际的有效时间只是理想工作时间的80%~85%。同样一台机器的理想工作时间是每周80小时,除去调整、修理等时间,实际有效时间只是8

6、5%~90%。当然,也可以借助于一些数学方法比如线性回归来测定实际产能。其次,再用车间的总成本除以员工的有效工作时间即实际产能,就可以得出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即单位时间产能成本=车间总成本÷员工有效工作时间。比如某个运输部门的总成本是50000元,理想产能是12000分钟,管理人员根据经验得出结论实际产能是理想产能的80%,那么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就是4.17元/分钟。(2)估算每单位作业耗用的时间管理人员可以通过调查、与员工交谈、计量以及其他方法来确定每项作业每次操作需要花费的时间数量,即单位作业时间数。同样是上面那个例子,假设运输部门主要是接受订单,准备工作,发生运输三项作业。管理人员

7、通过合理估计和相关数据得出:接受订单需要花费15分钟/次,准备工作需要花费30分钟,运输工作需要60分钟/次。(3)计算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率是指每项作业的单位作业成本,将单位时间产能成本和每单位作业所耗用的时间这两个参数相乘就可以得到成本动因率。成本动因率一旦确定了,就可以将作业发生所应分摊的成本计算出来,从而最终分摊到产品上。根据上面的例子,接受订单的成本动因率是4.17元/分钟×15分钟=62.55元/次;准备工作的成本动因率是4.17元/分钟×30分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