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69294
大小:91.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20-03-23
《弘扬传统--传承经典主题班队会---修改后.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弘扬传统传承经典》主题班队会教案青岛榉园学校吴娟一、班会主题:弘扬传统传承经典二、活动背景电子信息飞速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有产生了许多不容忽视的弊端。电视、电脑和网络游戏中的那些虚幻的爱情,暴力和血腥的场面,崇尚武力、崇尚金钱的价值取向,以及大量粗制滥造的影视作品,对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涉世未深的小学生如果不加以引导,后果将不堪设想。一个国家,如果没有自己的传统文化,再怎么发展,也只能成为别人的文化附庸;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自己的民族精神,再怎么粉饰,也只能是一盘散沙。为此,我们学校一直致
2、力于传统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先从晨读开始,每天20分钟诵经典国学,我们班也以诵经典作为班级特色,旨在将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传承下去,让学生从小养成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三、活动目的1.促进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孕育学生的文化底蕴。2.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和提高学生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忱。3.全面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4.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四、活动形式主题班队会、诵读、知识竞赛五、活动内容1.展示传统文化中《论语》、《千字文》、《古诗》2.研究性学习《对联》成果汇报3.国学达人挑战赛六、活动过程(熊博轩)开场白
3、:同学们今天我们继续开展《弘扬传统传承经典》为主题的班队会。下面有我来宣布班会流程。首先我们来进行第一个板块:弘扬传统,我秀。(一)弘扬传统,我秀(韩东宸)一学生背诵论语“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4组)在座的一组全部起立,背诵: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学而》(1组)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2组)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政》(3组)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
4、也》(5组)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6组)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全班)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子罕》(老师鼓掌,走出来)同学们背得真好,传统文化可是我们班的特色,我们来温习一下。班级特色名称:颂雅中队班训: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口号:借古人之事,长今人之智!师: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悠久,沉淀的传统精髓数不胜数。你们还知道哪些传统文化知识?一生(李翛然)起立说:说到传统文化,我们去
5、年学的《千字文》也是。大家一起背诵:(千字文)一生(周德浩)起立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传统文化中,古诗可是占据举足轻重的作用。我们信口拈来几首吧!起头说古诗题目1.石灰吟2.凉州词3.游子吟一生(庄寓竹)起立说:老师,这些内容我们都非常熟悉了,今天这节班会课要研究哪一种传统文化呢?师:对联。(庄寓竹)说:就是您前几天让我们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对联吗?太好了,我们早就准备妥当,对联的知识就由我们分组来和同学们交流吧!师:好的,下面我们就来进行第二板块:传承经典,我讲。大家可要好好讲哦!(二)传承经典,我讲1.同学们
6、,下面有我们小组来给大家展示对联的起源。(张佳慧组)1.同学们,下面有我们小组来给大家展示对联的起源。(张佳慧组)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在门上,说是可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对联语题于桃木板上。而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挂春联就相当普遍,于是便出现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句子。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
7、春联为“桃符”。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后来,文人学士都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就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二、对联的概念:(李聪妘小组)对联的历史还是非常悠久的。那么什么是对联呢?我们小组给大家汇报一下。对联,雅称楹yíng联,俗称对子。它语言简练含义深刻,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有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可以说,对联艺术是中华名族的文化瑰宝。对联,是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学艺术珍品,迄今
8、已有千余年的历史,自成一体,以其简练的语言,工整对仗的格式,言志抒情,描物写景,又以高度的概括力引人深思,寓教于乐。对联经过长期的发展和演变,已深入到我国社会生活的各个层次,各个领域。现在这一古老艺术,老树发树枝,呈现了欣欣向荣的局面,其雅俗共赏的艺术趣味,积淀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 对联的特点是既要有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