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公路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pdf

某公路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pdf

ID:52113226

大小:1.49 M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3

某公路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pdf_第1页
某公路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某公路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4年第4期·137·第40卷总第180期SichuanBuildingMaterials2014年8月DOI:10.3969/j.issn.1672-4011.2014.04.061某公路滑坡的稳定性分析计算与评价郑鑫轲,樊广辉(贵州大学,喀斯特环境与地质灾害防治教育部和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贵州贵阳摇550003)摇摇摘摇要:本文结合某公路滑坡工程,计算了不同状况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下的稳定性系数,并对稳定性敏感因素进行了分析,可为1)滑坡区位于陡峻斜坡地段,其不利的地形地貌为滑类似滑坡治理提供参考依据。坡形成提供了临

2、空条件。摇摇关键词:滑坡;稳定性;敏感性;评价2)滑坡区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黏土,土质疏松,平+摇摇中图分类号:U418郾55文献标志码:A均厚度约为6m。下伏基岩为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S1ln)泥文章编号:1672-4011(2014)04-0137-02岩。由于滑坡体地处背向斜交汇附近,构造性节理裂隙极为发育,岩体极度破碎。此外,滑床为泥岩,为相对隔水StabilityAnalysisandCalculationand层,地下水容易沿着松散层与基岩接触面流动,滑带土的EvaluationoftheHighwayLandslide黏性物

3、质含量高,属亲水性物质,有利于黏土软化,从而ZHENGXinke,FANGuanghui降低了土体抗剪强度。因此,地层岩性及空间组合是滑坡(TheKeyLaboratoryofKarstEnvironmentandGeologicalHazard形成的物质基础。Prevention,MinistryofEducationandMinistryofLandandRe鄄3)降雨入渗,降低了土体的物理力学强度,是加剧该sources,GuizhouUniversity,Guiyang550003,China)滑坡活动的触发因素。4)人类工程活动

4、的破坏。如:在滑坡体上修建公路,Abstract:Thispaper,combiningwithahighwaylandslide大量的切填方及路面车辆荷载作用,对不稳定斜坡体产生project,calculatestheglobalstabilitycoefficientunderdifferent一定的扰动。boundaryconditions,andanalysesthestabilityofsensitivefac鄄tors,whichcanprovidethereferenceforthesimilarlandslide3摇滑坡

5、稳定性的宏观判断treatment.由于滑坡体物质结构松散,孔隙较大,利于雨水下渗;加Keywords:landslide;stability;sensitivity;evaluation之坡体临空条件较好,在暴雨等不利外界因素影响下可诱1摇公路滑坡概况发滑坡。对滑坡变形破坏现状分析可知,坡体在天然状态下基本稳定,在连续降雨条件下很可能失稳,由于中上部该公路的滑坡区域属黔北高原剥蚀浅切割低中山地形。发育滑坡拉张裂缝,可能会发生从中上部局部剪出的现象。位于北高南低的斜坡中部地段,地势较陡,斜坡自然坡度25毅~60毅。滑坡后缘一带为公路,公路

6、以上与陡崖相接,4摇滑坡稳定性定量计算病害公路段即处于陡崖与斜坡交界台坎上。公路后壁出露据滑坡形成机制分析,滑坡整个滑面近似呈两段折线岩层节理裂隙密集发育,岩体被切割成块体状。勘查区位状,据DZ/T0218-2006《滑坡防治工程勘查规范》要求和该于凤岗北北东向构造变形区内的铜鼓坪背、萧山向斜和李公路滑坡特点,采用刚体极限平衡法之传递系数法分析计家坝背斜交汇处,轴线走向为东偏南,约为176毅,与滑坡算1-1剖面在天然状态、滑面充水状态及上部荷载作用下区主滑向近似平行。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志留系下统龙马的稳定系数F及滑坡推力。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7、:溪组(S1ln)、第四系残坡积层(Q4el+dl)及第四系素填土层s(Qml)。主要产状为270毅蚁33毅的志留系下统龙马溪组移Ri鬃i鬃i+1…鬃n-1+RnF=,(I=1,2,3,…,n-1)s(S1ln)泥岩,为单斜地层。移Ti鬃i鬃i+1…鬃n-1+Tn目前,滑坡体变形破坏严重。滑坡区滑体物质组成主(1)要为第四系残坡积含碎石黏土组成的松散堆积层变形体,式中鬃—第i计算条块剩余下滑力向第i+1块的传递系数。i滑体中部公路垮塌段表层为填土,杂色。滑带为强风化泥鬃=cos(兹-兹)-sin(兹-兹)tan鬃(1-1)iii+1ii+

8、1i岩和含碎石黏土交界处的黏土带,透水能力差,部分钻孔N=(G+G)cos兹+Psin(琢-兹)(1-2)iibiiwiii有垮孔现象。从滑坡的变形特征和形态分析,公路滑坡形T=(G+G)si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