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09938
大小:355.5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20-03-31
《高中语文《归园田居》课件2 新人教版必修2.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陶渊明归园田居[教学目的]1、了解陶所处的时代背景、陶的生活经历,体会诗中的思想感情,全面理解陶渊明其人。2、分析体会诗的平谈质朴的语言。3、初步学会诗歌分析、诗歌赏鉴的技巧。[教学设想]1、多加诵读,仔细体会2、分析、学习语言特点3、正确理解,体会感情4、比较分析、赏鉴诗歌陶渊明:(365—427),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晋浔阳(今九江)人。曾祖曾官至大司马,到他时已家境没落。陶少年代大有“大济苍生”之壮志。但是反动门阀制度却对他不利。陶曾祖是高官,尚被当时之人讥骂为“小人”、“溪狗”。到了陶渊明时,家世没落,自然
2、更得不到社会的重视。陶到29岁时才出仕,不久又归隐。后又时隐时仕。在39岁时,为彭泽县令,在官八十余日,逢郡里督邮来县,属吏告诉他应束带接见,他叹道:“我不能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他便解职而归,从此,他结束了仕隐不定的生活,坚决走了归田的道路。死后,友人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五柳先生)陶渊明是汉魏南北朝800年间最杰出的诗人。陶诗今存125首,多为五言诗。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咏怀诗和田园诗三大类。陶渊明的田园诗数量最多,成就最高。这类诗充分表现了诗人鄙夷功名利禄的高远志趣和守志不阿的高尚节操;充分表现
3、了诗人对黑暗官场的极端憎恶和彻底决裂;充分表现了诗人对淳朴的田园生活的热爱,对劳动的认识和对劳动人民的友好感情;充分表现了诗人对理想世界的追求和向往。作为一个文人士大夫,这样的思想感情,这样的内容,出现在文学史上,是前所未有的,尤其是在门阀制度和观念森严的社会里显得特别可贵。陶渊明的田园诗中也有一些是反映自己晚年困顿状况的,可使我们间接地了解到当时农民阶级的悲惨生活。晋陶渊明田园诗派南朝·宋谢灵运山水诗派唐王孟山水田园诗派山水田园诗派发展脉络“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
4、非。”[注]①胡:为什么。②谏:挽回。③追:补救。——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髻,并怡然自乐。——陶渊明『桃花源记』归园田居(其三)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注]①兴:起身。荒秽:指野草之类。②带:作“戴”、披。③长:丛生。乞食陶渊明饥来驱我去,不知竟何之。行行至斯里,叩门拙言辞。主人解余意,遗赠岂虚来。谈谐终日息,觞至辄倾杯。情欣新知欢,言咏遂赋诗
5、。感子漂母惠,愧我非韩才。衔戢知何谢,冥报以相贻。[注]①遗:Wèi,赠送。②衔戢:衔,衔于口(结草衔环);戢,Jí,藏于心。衔戢:即感戴不忘。归园田居陶渊明“靖节先生”“五柳先生”个性与人生路的冲突“古之隐逸诗人之宗”两种生活之间的过渡----钟嵘《诗品》摆脱冲突、咏唱风光“馈以梁肉,挥之而去”呼应开头、揭示主旨----萧统《陶渊明》研究、思考、讨论一、陶渊明笔下的田园风光美在哪里?这里描写的一切,是极为平常的。你看:土地,草房;榆柳,桃李;村庄,炊烟;狗吠,鸡鸣……但正是这些平平常常的事物,在诗人笔下,构成了一幅十分恬静
6、幽美、清新喜人的图画。在这画面上,田园风光以其清淡朴素的、毫无矫揉造作的天然之美,呈现在我们面前,使人悠然神往。这不是有点儿像世外桃源的光景吗?这些描写初读起来,只觉得自然平淡,其实构思安排,颇有精妙。“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是简笔的勾勒的近景,以此显出主人生活的简朴清雅。虽无雕梁画栋之堂皇宏丽,却有榆树柳树的绿荫笼罩于屋后,桃花李花竞艳于堂前,素淡与绚丽交掩成趣。“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这是远景,给人以平静安详的感觉,好像这世界不受任何力量的干扰。二、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是如何表现
7、的?表现了诗人厌恶官场、回归自然的心情。诗人用“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这些诗句来表现他的心情。他把官场比作“尘网”、“樊笼”,显示他对官场的厌恶,把自己比作“羁鸟”、“池鱼”,把园田生活比作“旧林”、“故渊”,显示他本性超凡脱俗,对自然无比留恋。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