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

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

ID:52106867

大小:48.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31

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1页
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2页
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3页
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4页
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齐桓公伐楚、古今词义的异同.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齐桓公伐楚 古今词义的异同张玉金文学院齐桓公伐楚1、找出本文中的通假字、古今字、异体字。2、掌握本文中“师、海、风、虞、涉、夹、辅、履、征(徵)、次、如、禦、缓、城、池”等词的意义。3、分析下列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以、遂、与、实、其、惠、辱、所4、辨析下列两组同义词:伐、征、侵;如、往、之5、找出文中的宾语前置句并分类;6、翻译全文;背诵全文。古今词义的异同1、语言是发展的。2、古今词义差别的三种情况:古今词义几乎没有发生变化;古今词义毫无关系;古今词义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古今词义的异同3、古今词义“微殊”举例:劝、给、再。意义的多少不同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义

2、的轻重不同词义的感情色彩不同词义所指名物制度不同4、古今词义范围的不同词义扩大词义缩小词义转移5、如何辨别古今词义的异同查阅字典辞书和文字学专著自己研究解决;解决的方法。练习题:解釋下面特別標示的詞,然後說一說詞義古今有什麼變化。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棄甲曳兵而走。(《孟子·梁惠王上》)2、初聞涕泪滿衣裳。(杜甫《聞官軍收復河南河北》)3、冬日則飲湯,夏日則飲水。(《孟子·告子上》)4、其後秦稍蠶食魏,十八歲而虜魏王,屠大梁。(《史記·魏公子列傳》)5、夫尋常之溝,巨魚無所還其體,而鯢鰌爲之制。(《莊子·庚桑楚》)6、仆之家本窮空,重遇攻劫,衣服無所得

3、,養生之具無所有,家累僅三十餘口,攜此將安所歸托乎?(韓愈《與李翺書》)7、秦既得意,燒天下《詩》、《書》,諸侯史記尤甚,爲其有所刺譏也。(《史記·六國年表》)8、短兵相接相機行事懲惡勸善9、齊君之語偷。臧文仲有言曰:“民主之語偷,必死。”(《左傳·文公十七年》)10、高歸彥初雖同德,後尋反動,以疏忌之跡,盡告兩王。(《北齊書·楊愔傳》)加標點,並指出紅體字屬於“六書”的哪一種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國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韓非子·外

4、儲說左上》)郢人有遺燕相國書者,夜書,火不明,因謂持燭者曰“舉燭”,而誤書“舉燭”。舉燭,非書意也。燕相國受書而說之,曰:“舉燭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舉賢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悅,國以治。治則治矣,非書意也。今世學者,多似此類。(《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有,會意;燕,象形;相,會意;火,象形;明,會意;舉,手形與聲,形聲;尚,八形向聲,形聲;賢,形聲;世,指事;多,會意。谢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