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pdf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pdf

ID:52101949

大小:500.01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pdf_第1页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pdf_第2页
资源描述:

《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2年2月III村目囊商施工技术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的探讨孙关金(杭州永翔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摘要:随着国民经济迅猛发展,人们对于生活质量的要求日趋升高,而民用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居民正常的生活,其质量保证便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只在住宅建筑工程中的地下室防水的设计、施工方面进行研究分析,分析了地下室渗漏、进水的原因,并在材料选择方面提出了建议性对比,供同行参考。关键词:民用建筑;地下室防水;施工技术引言随着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近年来的民用住宅楼工程广泛应用半地下室结构形式,这不仅改善了底层居住环境,有效避免地面返潮

2、通病对底层住户困扰,还同时增强了公益效能,为住户提供了方便适用的停车场所,经济效益与环境效益十分显著。然而,由于设计、施工、取材等方面疏忽,地下室的进水、渗漏危害时有发生,有的地下室,由于物业管理不善,排水设施失效,积水长期排不出而变质变臭,严重污染社区环境,由此引起的质量投诉屡见不鲜。1从设计方面研究地下室防水技术1.1进水、渗漏成因分析(1)建筑标高设计疏忽:地下室楼道口地面标高及通风窗口底标高,对应于室外地面或路面标高的高差值偏小(图1)。设计时忽视了特大暴雨形成的室外地面或路面滞水,从楼道口或通风窗口流进地下

3、室内.形成积水危害,严重扰乱住户正常生活秩序。一21{10鼍}¥t湘hR圈1住宅棱工程地下室构造示意圈(2)防水等级设计疏忽:住宅工程地下室的主要功能是民用停车库,设计时仅考虑地下水位制约的返潮效应,一般采用较低的三级防水标准;底扳设计厚度250.400mm,迎水面无柔性防水层,由于底板厚度较薄与刚性防水层易裂,地下承压水容易透过底板混凝土毛细孔或刚性防水层裂缝而形成渗漏隐患;楼道口墙板设计,局部采用砖砌结构,墙后填土层内滞水容易透过砖砌墙体形成渗漏危害。(3)施工缝设置疏忽:地下室通风窗口以下的墙板高度,一般在12

4、00ram左右(图1),在墙板上设置了施工缝,底板与墙板混凝土分二次浇筑。由于施工缝贯穿地下室周圈墙板,其延线较长,施工作业与施工缝处理难度较大;尽管采取遇水膨胀橡胶条或镀锌铁片止水等措施,但是新老混凝土接缝出现局部渗漏在所难免。有的地下室工程,在底板周圈设置施工缝,导致底板下面防水处理困难,在底板上面设置防水层,因是背水面,防水功效难于发挥,局部渗漏亦不可避免。1.2防水技术研究(1)建筑标高设计:应考虑区域内历史最大暴雨时室外地面或路面的雨水淹没深度,该数据通过走访群众和查阅气象水文资料获得;再确定楼道口地面标高

5、与通风窗口底标高,分别应高于室外地面或路面标高的合理高差数值,避免设计失误而引起地下室进水危害。(2)防水等级设计:住宅工程地下室防水等级不得低于二级标准;基础底板厚度不得小于规范规定的厚度;墙板采用钢筋混凝土不透水结构,不宜采用砖砌结构;基础底板与墙板迎水面均应在刚性防水层上粘贴卷材防水层,形成“刚柔相济,防控结合”的可靠防水体系,有效抑制混凝土结构开裂而形成的渗漏危害。(3)施工缝设置:遵循“防水混凝土施工应不留或少留施工缝”的规范规定,地下室墙板高度低于2m时不设置施工缝,基础底板与墙板混凝土应一次浇筑完成;不

6、宜在基础底板上留置施工缝,后浇带除外,从而减少施工缝处理难度,避免渗漏隐患发生。2从施工及取材等方面研究地下室防水技术2.1进水、渗漏成因分析(1)地基处理疏忽:换填土垫层或砂石垫层等施工处理时,由于施工前勘探不细,地下隐患清除不彻底:因垫层填料含有杂质、含水量失控、填料层较厚、夯压不密实等,引起基础底板沉降不均匀而出现裂缝,从而产生渗漏隐患。(2)钢筋混凝土结构施工疏忽:采用自拌混凝土浇筑,因未按规定比例掺防裂抗渗外加剂及填充剂、混凝土配合比与水灰比失控、振捣不密实或局部漏振,钢筋保护层失控、墙板阳角构造柱箍筋未按

7、规定全高加密、两侧横向钢筋未能相互锚固或锚固长度不足等,导致地下室混凝土不密实或墙板阳角混凝土裂缝而形成渗漏隐患。(3)防水层施工疏忽:防水卷材质量不合格,其断裂延伸率及抗拉强度值偏小、卷材搭接长度不足、阴阳角细部处理不到位、基层清理不彻底、界面处理剂涂刷不均匀等,导致卷材层脱落或阴阳角卷材层断裂等质量缺陷,从而形成渗漏隐患。(4)施土缝、后浇带处理疏忽:积水排除不彻底,二期混凝土浇筑时混凝土表层乳皮、浮浆未凿除,接缝面未涂刷水泥素浆,接缝混凝土未采用提高一级的预拌混凝土浇筑或振捣不密实,预埋钢筋上的浮浆、锈迹清除不

8、彻底等原因而形成接缝处渗漏隐患。(5)墙后填土疏忽:采用含有碎砖的渣土回填、填土层过厚、含水量失控、夯填不密实等原因,造成墙后填土层严重滞水,滞水透过墙板形成渗漏危害。(6)穿墙管道与混凝土墙体衔接处理疏忽:未采用止水翼环、柔性密封材料等技术措施,造成管道在混凝土墙体衔接处出现渗漏隐患。2.2防水技术研究(1)地基处理:换土垫层或砂石垫层施工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