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100793
大小:140.29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3-22
《喷锚支护技术在某地下车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pdf》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施工技术广东建材2010年第3期喷锚支护技术在某地下车库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陈绍伟1王建会1(1湖北合联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黄石分公司)(2赵晶2张程博3徐州空军学院机场工程系)(3黄石理工学院)摘要:本文结合某地下车库工程喷锚支护施工的实践,根据喷锚支护机理和施工规范要求,分析了该抗拔桩基础应用中的一些问题。关键词:喷锚支护;注浆;基坑1工程概况该地下车库紧邻马路,建筑场地开阔,周边环境简单,无高大建筑物,地下车库上方周围为待建小区空地,地下车库为地下一层,框架结构,地下室版面标高为一4.000m,基础板厚550mm,开
2、挖深度为5.45m,车库基坑东侧开挖7.45m深,地下室形状不规则,基坑上口周长600m,基坑开口面积为11007m2,该地区基坑重要性为二级。2工程现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2.1地质条件该地段地质构造为剥蚀残丘地貌单元,场地西部有冲沟发育,地形略有起伏,地面高程在19.0--一30.5m之间。拟建场地在勘察深度范围内地层主要为三叠系石灰石,燕山期闪长岩及第四系堆积层,基坑影响范围的土层主要为(1)素填士:杂色,以红色为主,呈干一湿,松散状态,以开山弃土(砂、石含量高)、石块为主,为勘察期间回填,层底及场地中东部为灰色
3、耕植土、含植物根。(2)粉质粘土:黄色、灰黄色,软一可塑状态,含少量砂、高岭土。场地中西部原冲沟地段分布。(3)粉质粘土:杂色,以黄、灰色为主,软一软可塑状态,含砂、砾、碎石约15%,少量铁锰质结核,土质不均一,场地中西部原冲沟地段分布。(4)粘土:黄褐色,硬可塑一硬塑状态,含铁锰质结核,少量高岭土、砂、砾,场地东部残丘地段分布。(5)粘土:红褐色、褐红色,可塑状态,含高岭土、少量砂、砾。场地东部残丘地段分布。(6)粘土:红褐色、褐红色,软一可塑状态,含高岭土、—-74—-少量砂、砾。分布于基岩面之上,分布范围无规
4、律。场地底层结构及主要物理力学性质如表l所示:地层编号天然重度承载力特征值压缩模量C由及名称Y。(KN/m3)艮(KPa)E。(KPa)(KPa)(。)(1)素填土18.5108(2)粉质枯七19.112061810(3)粉质粘土18.79051710(4)粘上19.5220213516(5)粘七18.118092513(6)粘土17.58041572.2水文条件场区地下水位上层滞水和裂隙水两种,上层滞水赋存于(1)杂填士,无隔水项板,与大气降水和地表水体有密切水动力联系,丰要受地表水体的侧向渗透补给。(2)~(6
5、)层粘性土为隔水层,基岩裂隙水赋存于下伏基岩节理裂隙(溶洞)中,地下水水量和水头、运动无规律,受基岩条件限制。根据地下水水质分析,表明场地地下水对混凝土及和泥土中钢筋无腐蚀性。3支护方案设计3.1喷射混凝土设计本工程综合对比分析悬臂排桩、喷锚支护等各种支护方案的技术经济合理性,最终采用工期短、经验丰富的喷锚支护方式。根据周边环境、地质条件、基坑深度不同将本基坑分为7个支护区。放坡形式见图1支护剖面图所示,该基坑边坡采用一级放坡,然后挂网、打短土钉或锚杆,喷射混凝土,坡顶翻卷边1m,卷边边打一排短土钉,土钉固定①16
6、通长钏筋相连。各区喷射面层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术C20,厚度为100mm,施工厚度误差±20mm,水灰比为0.4"---0.5,喷射混凝土中添加适量广东建材2010年第3期施工技术图1基坑边坡支护示意图速凝剂及减水剂,钢筋网采用①6.5mm@250x250,加强筋为中16,菱形布置。3.2锚杆设计本工程根据地址及场地条件,锚杆采用1022钢筋,锚杆孔径为lOOmm,灌注水灰比为0.4"-'0.45的水泥浆,水泥标号为32.5,锚杆采用一次全程注浆。水泥注浆量为50±5Kg/m,直至孔口排出浆液,且填充止浆密封装置,
7、锚杆钢筋、钢筋网片焊接严格按照规范执行。4喷锚支护施工基坑采用分层分段开挖,本基坑共分三层,开挖与支护施工同时展开,具体安排为:先挖坑边,为支护施工提供场地,之后开挖基坑中间部分,以节约工期。在土方开挖前,先放线,并对挖土方进行技术交底。其次由挖土方按照技术交底的内容和现场的放线进行开挖,支护之前由总包方与监理方共同对开挖效果复核,复核合格后由支护施工单位按照设计进行施工。上层支护后,待锚杆强度达到规范要求后,再进行下一层土方开挖。施工完毕仍由总包与监理共同验收确认。每层每段开挖完毕后,立即清理坡面,修整坡面,打入
8、锚杆并挂钢筋网,喷射混凝土。当开挖下层时不得碰撞已支护完的网壁。开挖过程与喷锚网施工协调搭配,循环作业。5问题与处理由于开挖支护施工恰逢雨季,为防止地表水影响基坑,在基坑周边3m内的地面硬化,设置倒坡,防止地表水向下渗透,同时在基坑四周设置排水沟与集水井,将地表水集中排出。排水沟深度为400m。如图l所示,集水井内设置滤砂渗水桶,将杂填土中的地表水集中抽排。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