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天天文库
浏览记录
ID:5209562
大小:35.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7-12-06
《新课程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及对策》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新课程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及对策[摘要]新课程初中物理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初中物理的教学问题及对策[摘要]新课程初中物理以“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理念,转变了课程功能和教学目标。[关键词]初中物理新课程 教学问题初中物理学是一门让学生学习初步的物理知识与技能、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通过受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熏陶、以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要目标的自然科学的基础课程。一、新课程物理特点新课程物理伴随着教育目标、教育理念的转变,教材的功能也随之而变。新课程物理有如下特征:打破了学科知识体系框架,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从人
2、的认知发展规律出发组织教材内容,改为让学生充分体验自然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形成过程,改变学生在与自然和社会接触中形成的错误的,模糊的或片面的,真正理解科学概念和规律的含义,形成对自然的正确观念。淡化知识与技能的功能表现,注重了过程和方法,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所用的初中物理教材(人教版)看,新教材初中物理确实具有下列特点:强调了学生的探究活动,把科学探究的学习和科学内容的学习放到同等重要的地位;从学生兴趣、认识规律和探究方面出发,设计教材的结构;开放性问题和实践性课题多;充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思想,注意人文精神的渗透;注意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形式生
3、动活泼。二、新课程物理实施中的教学问题表现新课程初中物理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具体表现为:1.教师旧的教育理念根深蒂固,教师能力的提升速度跟不上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影响新课程功能的最大发挥。(1)教师现时的教育理念与教学要求相对滞后。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广大教师都知道,这是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必须坚持的方向和目标。然而到了教学的具体实际,在乡镇中学,在非重点的学校,教师面对学生、环境及教师自身的能力这些课程的要素,觉得难以达到实施新课程教学所需的条件,加之教学中还要承受学校、上级教育部门下达的教学质量任务的重压,素质低下的学生的挑剔,
4、个别学生家长的责难,于是教师们沉不住气了,对新课程核心理念的认同态度就发生动摇。反映在物理教学中,提问学生、评价学生学习表现、指导学生学习等就出现与新课程教学要求背道而驰的行为。教师面对优等生的提问,就显得热情、耐心,回答得详尽具体;面对差生的提问,就会爱理不理,显得不耐烦。(2)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意识淡薄。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热情不高,意识不强,这当然有客观因素。其中有由于教师对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的意识淡薄,出现有资源未利用的情况。说到要靠教师自己开发,那更加是如要盲人开眼(难)。如在教学串、并电路电压特点的内容,可通过让学生开展探
5、究式学习,进行学生小组实验的方式进行研究学习,但有些教师以担心学生可能损坏实验仪器,而没有让学生去开展动手实验,仅以教师的演示实验来代替学生分组实验。(3)课堂教学仍普遍表现重结果轻过程的倾向,忽视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开展新课程物理的教学,教师在落实课程目标的过程中仍然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教学,未注重过程与方法,更加忽视情感态度与价值,忽视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这可从老师学生之间相互提问时的表现得到证实。例如:一个学习成绩中等偏下,但上课显得好动的学生问老师:“老师,酒精温度计为什么不能测沸水的温度呢?”这很平常的问题,你会猜得出老师是如何回答的吗?我告
6、诉你,老师是这样回答学生的。老师冷冷地说:“你回去问你老爸。”老师的这一句,学生无言以对。从这个教师面对学生的提问中,它反映了什么问题?我们稍作深思便可知了。(4)教师能力发展的提升速度跟不上新课程教学的需要。开展新课程物理教学,教师表现的突出问题是教师现有的处理课堂教学的能力跟不上新课程教学的要求,表现在教师主导角色仍未得到体现,课堂教学目标的确立倾向于知识方面,不能有的放矢,教学过程的设计考虑仍然沿用老一套。学生学习方式单一、缺乏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对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根本没有体验。不懂得运用评价理论,更不懂得利用形成性的评价手
7、段去评价学生学习的发展。评价的导向功能没有发挥在新课程教学中。百分之八十的教师不会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新课程物理的教学。2.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强化,缺乏居安思危,缺乏优患意识,缺乏学习的紧迫感。(1)学生在新课程教学的主体地位没有得到强化。实施新课程物理,既为学生带来了机遇,也是向学生的挑战。如果学生能把握难得的学习发展机遇,勇敢面对学习的挑战,将会获得很大的发展。可惜我们的学生不能抓住难得的时机,通过课堂上与教师展开教学上的互动去争取自己的主体地位。恰恰相反,他们学习的依赖性强,学习中的每个环节,非要老师督促不可。学习的主动性欠缺,学生的学习主
8、体身份表现不出来。(2)学生学习目的不明确,没有远大理想,社会责任感及求知欲不强。学生生活在社会,容易受社会落后的思想干扰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