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

《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

ID:52075966

大小:429.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20-03-31

《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_第1页
《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_第2页
《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_第3页
《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_第4页
《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_第5页
资源描述:

《《固相反应机理》PPT课件.ppt》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二节固相反应机理固态反应一般是由相界面上的化学反应和固相内的物质迁移两个过程构成。但不同类型的反应既表现出一些共性规律,也存在着差异和特点。一相界面上化学反应机理傅梯格(Hlütting)研究了ZnO和Fe2O3合成的反应过程。图1示出加热到不同温度的反应化合物,经迅速冷却后分别测定的物性变化结果。可把整个反应过程划分为六个阶段。图1ZnO-Fe2O3混合物加热过程中性质的变化1.对色剂的吸附性2.对2CO+O22CO2反应的催化活性3.物系的吸湿性4.对2N2O2N2+O2反应的催化活性

2、5.x-射线图谱上ZnFe2O4的强度(1)隐蔽期:约低于300℃。(2)第一活化期:约在300~400℃之间。(3)第一脱活期:约在400~500℃之间。(4)二次活化期:约在500~620℃之间。(5)二次脱活期或晶体形成期:约在620~750℃之间。(6)反应产物晶格校正期:约>750℃。当然,对不同反应系统,并不一定都划分成上述六个阶段。但都包括以下三个过程:(1)反应物之间的混合接触并产生表面效应;(2)化学反应和新相形成;(3)晶体成长和结构缺陷的校正。二相界面上反应和离子扩散的关系

3、以尖晶石类三元化合物的生成反应为例进行讨论,尖晶石是一类重要的铁氧体晶体反应式可以下式为代表:MgO+Al2O3MgAl2O4这种反应属于反应物通过固相产物层扩散中的加成反应。Wagner通过长期研究,提出尖晶石形成是由两种正离子逆向经过两种氧化物界面扩散所决定,氧离子则不参与扩散迁移过程,按此观点则在图2中在界面S1上由于扩散过来必有如下反应:图2由MgO+Al2O3形成尖晶石示意图2Al3++4MgO=MgAl2O4+3Mg2+反应物的离子的扩散需要穿过相的界面以及穿过产物的物相。反应产物

4、中间层形成之后,反应物离子在其中的扩散便成为这类尖晶石型反应的控制速度的因素。因为决定反应速度的是扩散的离子流,所以可以有:J∝1/x∝dx/dt对此式积分便得到抛物线增长定律。三中间产物和连续反应在固态反应中,有时反应不是一步完成,而是经由不同的中间产物才最终完成,这通常称为连续反应。例如CaO和SiO2的反应,尽管配料的摩尔比为1:1,但反应首先形成C2S,C3S2等中间产物,最终才转变为CS。其反应顺序和量的变化如图3所示。图3CaO+SiO反应形成多钙硅酸盐过程示意图四不同反应类型和机理

5、加成反应一般形式为:A+B→C当化合物C不溶于A或B中任一相时,则在A、B两层间就形成产物层C。当C与A或B之间形成部分或完全互溶时,则在初始反应物中生成一个或两个新相。当A与B形成成分连续变化的产物时,则在反应物间可能形成几个新相。作为这类反应的一个典型代表,是尖晶石生成反应:AO+B2O3→AB2O42.造膜反应这类反应实际上也属于加成反应,但A、B常是单质元素。若生成物C不溶于A、B中任一相,或能以任意比例固溶,则产物中排列方式分别为A│C│B,A(B)│B及A│B(A)。金属氧化反应可以

6、作为一个代表。例如:Zn+O2→ZnO伴随上述反应进行,系统自由焓减少,即气相中O2的化学位μa与Zn-ZnO界面上平衡氧的化学位μi的差值是此反应的推动力。当氧化膜增厚速度由扩散控制时,上述氧的化学位降低将在氧化膜中完成,相关离子的浓度分布如图4所示。图4Zn氧化的ZnO层内Zn2+及e浓度分布ZnOZni或eZnO23.置换反应置换反应是另一类重要的固态反应,其反应通式为A+BC→AC+B;AB+CD→AD+BC;ABX+CB→CBX+AB这时反应物必须在两种产物层中扩散才能使反应继续进行。

7、并将形成种种反应物与生成物的排列情况。产物层排列主要取决于反应物的扩散组元、产物与反应物的固溶性等。对于三组分以上的多元系统,则产物层的排列就更复杂。4.转变反应转变反应的特点是反应仅在一个固相内进行,反应物或生成物不必参与迁移;其次,反应通常是吸热的,在转变点附近会出现比热值异常增大。对于一级相变,熵变是不连续的;对于二级相变则是连续的。由此可见,传热对转变反应速度有着决定性影响。石英的多晶转变反应是硅酸盐工业种最常见的实例。5.热分解反应这类反应常伴有较大的吸热效应,并在某一狭窄范围内迅速进

8、行,所不同的是热分解反应伴有分解产物的扩散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